作业现场防寒防冻措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现场防寒防冻措施

当作业现场环境温度≤0℃(严寒地区≤-10℃)时,易出现人员冻伤、设备故障、材料性能下降(如混凝土受冻、管线冻裂)等问题,需通过“人员防护优先、设备维护到位、工艺调整适配、应急保障兜底”的原则,落实全场景防寒防冻措施,具体如下:

一、作业人员防寒防冻保护:杜绝人身伤害

(一)个人防护装备配置

保暖防护

强制穿戴“三层保暖服装”:内层穿透气保暖内衣(如羊毛材质),中层穿抓绒衣或羽绒内胆,外层穿防风防水工装(面料需符合GB/T32744标准,耐低温-30℃以上);

头部佩戴防寒安全帽(内衬加绒,耳罩可折叠),面部佩戴防霜面罩(口鼻处有透气阀,避免哈气结霜影响视线),手部穿戴防切割防寒手套(内层加绒,外层为耐磨帆布或PU材质,耐低温-20℃),脚部穿防砸防寒靴(鞋底含防滑纹路,内衬加绒,鞋帮高度≥15cm,防止雪水渗入)。

特殊岗位防护

高空作业人员额外配备“保暖安全绳”(绳体包裹防寒橡胶,避免低温变硬断裂),腰部系防寒护腰(加绒材质,防止腰部受凉);

水下作业(如市政管道抢修)需穿戴防寒潜水服(氯丁橡胶材质,厚度≥5mm,耐低温-5℃,配套防寒潜水靴、手套),作业时间≤30分钟/次,避免长时间低温浸泡。

(二)作业时间与强度管控

作息调整

合理安排作业时段:避免在低温峰值时段(如-15℃以下的早晨7:00-9:00、傍晚17:00-19:00)露天作业,优先选择中午10:00-15:00(气温相对较高)开展核心工序;

实行“短时段、多批次”作业模式:单次露天作业时间≤1小时,休息间隔≥20分钟,休息时进入保暖棚(棚内温度≥10℃,配备暖气或电热器),补充热水与高热量食物(如姜茶、面包、巧克力)。

健康监测

每日上岗前检查人员身体状态:禁止感冒、发烧、心血管疾病患者参与低温作业;作业中定时巡查(每30分钟1次),重点观察人员是否出现手脚僵硬、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等冻伤前兆,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至温暖环境;

现场配备“冻伤急救包”(含冻伤膏、无菌纱布、保暖毯),轻度冻伤(皮肤红肿、发痒)需立即涂抹冻伤膏并保暖,重度冻伤(皮肤发紫、起水泡)需及时送医,禁止用火烤或热水浸泡。

二、施工设备防寒防冻:保障正常运行

(一)机械设备预热与维护

启动前预热

柴油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启动前需加热机油(用机油预热器,加热至10-15℃)、燃油(添加-10℃或-20℃抗凝剂,按燃油体积的1%-3%添加),启动后怠速运转5-10分钟(严寒地区延长至15-20分钟),待水温升至40℃、机油压力稳定后再作业;

电动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启动前检查电缆线是否冻硬开裂(若冻硬需在温暖环境中缓冻,禁止硬掰),电机外壳需包裹防寒保温套(如岩棉材质,厚度≥50mm),启动后空载运行2-3分钟,确认运转正常后加载作业。

日常维护与保养

更换低温适配油品:发动机机油更换为5W-40或0W-40低温机油(黏度等级符合设备要求),液压油更换为L-HV低温液压油(耐低温-30℃),齿轮油更换为GL-5低温齿轮油;

设备停放保护:夜间或长时间停用(超过8小时)时,需将设备转移至封闭车库(库内温度≥5℃),若露天停放,需关闭水箱阀门放水(避免水箱冻裂),电瓶拆卸后移入温暖环境(防止亏电),裸露管路包裹保温棉(厚度≥30mm,外用防水胶带固定)。

(二)管线与容器防冻

水管线防冻

外露水管(如施工临时用水管、消防水管)采用“保温棉+电伴热带”双重防护:保温棉选用阻燃岩棉(厚度≥50mm),电伴热带缠绕间距≤10cm(功率20-30W/m,温度控制在5-10℃),外层包裹防水布,防止雨雪渗入;

每日作业结束后,需排空水管内积水(如打开末端阀门、用空压机吹扫),水泵内加水防冻液(乙二醇含量≥40%,冰点≤-25℃),禁止水管内残留积水过夜。

压力容器与储罐

氧气瓶、乙炔瓶:露天存放时需搭建防风棚(棚内温度≥0℃),两瓶间距≥5m,远离火源;使用时禁止倒置(防止液态气体流出冻堵阀门),阀门冻堵时需用温水缓开(禁止用火烤),压力表需选用耐低温型(量程符合要求,精度≥1.6级);

混凝土储罐(如搅拌罐):停用后需清空罐内残留混凝土(用温水冲洗,水温≤60℃),罐体外包裹保温棉(厚度≥100mm),搅拌叶片涂抹润滑油(低温专用润滑油,耐-30℃),防止冻住。

三、建筑材料防寒防冻:确保性能达标

(一)混凝土工程防冻

原材料预热与配合比调整

骨料(砂、石子):堆放在封闭料棚内,棚内设置热风炉(维持温度≥5℃),若露天堆放,需覆盖防雨布+保温棉(防止雨雪冻结),使用前检测骨料温度(≥5℃),冻结的骨料需破碎并缓冻至5℃以上方可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工程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