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请简要分析“弹琴复长啸”一句中“复”字的妙处。

2.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少年不识愁滋味”的?

2.结合全词,分析“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正宫】叨叨令·寄征夫

睢景臣

寒雨凄凄湿征衣,关山漠漠锁归期。征夫泪,湿青衣。

瘦马驼铃晚自迷,断桥流水夜相依。人何处?信难期。

1.曲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曲子表达了征夫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夜宿直

沈明臣

孤灯挑尽夜未央,星斗阑干漏转凉。

身寄冷宫人寂寞,心随孤月向穹苍。

微闻疏竹动风响,隐约幽虫唧夜长。

明日班朝思欲断,不知身是旧臣章。

1.诗中哪些诗句描绘了诗人夜宿时的所见所闻?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诗歌尾联,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有何深刻含义?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境界?

六、阅读下面的这首古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出塞营前鼓角声,出塞声声似逐行。白草连天无归路,夕阳满地无人耕。

山月不知人倚楼,山楼空照影徘徊。海天万里何处是?关山东望路无涯。

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边塞景象?其中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七、阅读下面的这首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文中“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体现了庖丁解牛的什么特点?

2.庖丁认为“技”与“道”有何关系?从庖丁的言论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八、阅读下面的这首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管仲曰:“君者,国之本也;臣者,君之佐也。无君,则民不亲;无臣,则君令不行。”是以明君之御其臣也,犹身之使四肢也。其设官分职,各有攸司,非乐有是官,而爱其位也;非乐有是职,而爱其禄也。君能爱其禄,则臣自爱其职;臣能爱其职,则百姓自爱其禄。故曰:“君者,国之本也;臣者,君之佐也。”是以明君之御其臣也,不患其不用,而患其不安;不患其不忠,而患其不信。

1.管仲认为君主和臣民之间是什么关系?

2.根据管仲的观点,君主如何才能有效治理国家?请结合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九、阅读下面的这首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论语》中的“学”与“思”之间是什么关系?

2.结合《论语》中的其他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理解。

十、阅读下面的这首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营求于夜,不如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故君子处劳谦,以行德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故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认为君子应如何修身养德?

2.结合全文,分析诸葛亮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因。

试卷答案

一、

1.“复”字在这里表示“又”、“并且”的意思,表明诗人并非只弹琴或只长啸,而是两者交替进行,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在的情态,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表达方式。

2.本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幽深竹林中弹琴长啸的宁静、幽雅的意境。通过“幽篁”、“深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9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