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产业调研报告
产业调研报告
产业调研报告篇1
摘要:丝绸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巨大财富和遗产,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
感做好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要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充分
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加强引导和扶持,整合各
种资源、搭建各种载体,真正把蚕桑打造成独树一帜、声名远扬的历史经典产业,
为全县整体脱贫做出贡献。
根据办、县政府办《关于开展农业特色产业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蚕桑
产业调研组在姜继美副指导下,分别深入柴坪、达仁、庙沟、米粮、高峰、五个蚕
桑生产重点镇及镇安县锦源蚕茧有限公司、陕西镇安百盛茧丝绸有限公司,召开镇
村、企业座谈会6场次,参加座谈会的镇村干部、养蚕大户、企业代表110人,深
入重点村27个,走访群众代表87人,发放调查问卷81份,对我县蚕桑生产发
展、经营加工及管理体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研。这次调研找到了我县蚕桑产业下
滑的结症,看到了新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和广阔前景,理清了发展思
路,明晰了发展对策,坚定了促进蚕桑产业加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一、历史与现状
镇安县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湿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有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条件。据《镇安县志》记
载,清乾隆十八年开始栽桑养蚕,民国20年全县有养蚕户1200户,有桑树12万
株,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镇安、县政
府的历届领导班子在自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瞄准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蚕桑
业,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桑养蚕,经过数年的努力,实现了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
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使蚕桑生产发展成为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蚕桑综合势
力位于商洛市第一位,全省第七位。到二00五年底蚕桑产业发展达到高峰期,全
县桑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累计桑树2600万株,其中田坎桑2200万株,当年
养蚕2.78万张,产鲜茧750吨,干茧300吨。栽桑户达到3.2万户,养蚕户达到
2.1万户,有鲜茧收烘站30处,92年建成2400绪加工能力的缫丝厂一座,93年
扩建到3200绪,98年改制成为1600绪自动化缫丝生产线,年可加工干茧300
吨。2005年茧丝绸总产值达到5600多万元,蚕桑产业的发展为全县整体脱贫做出
了较大的贡献,成为镇安经济腾飞的一张靓丽名片和人们认识镇安、了解镇安的重
要窗口。
“十五”以来,由于茧丝价格起伏不定,新兴产业短期交替崛起,冲击了
蚕桑主导产业的主导地位,蚕桑生产徘徊不前。虽然蚕桑主管单位,做了大量辛勤
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保持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
用,但是受县内外大环境和体制机制等一些深层次原因的综合影响,蚕桑产业呈现
出滑坡态势,基地萎缩,生产下滑,企业亏损,表现为任其自然发展的低水平状
态。到2010年,全县保留桑园投产面积不足1.5万亩,养蚕户减少至0.8万户,
发种量下降到0.5万张,蚕茧产量锐减到不足15万kg,缫丝厂也倒闭破产,产业
链断节。
“十二五”伊始,、县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重
新确立了蚕桑产业主导地位,做出了《关于振兴蚕桑产业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体
制,将蚕桑产业由林业局主管划归供销合作社主管,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改善、
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激励政策,加大了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每年安
排100万元财政资金对栽桑建园、蚕种、蚕药、小蚕共育等项目投入进行补贴,使
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发展,到2015年底投产桑园恢复到2万亩、养蚕发种达到0.7
万张、产茧达到20万公斤。在恢复生产的同时,并积极招商引资建设缫丝加工企
业,于2012年在午峪工业园区新建了3200绪自动缫丝生产线、年产生丝280吨的
缫丝厂一座,特别是蚕丝出口填补了我县外贸出口创汇的空白,为镇安蚕桑产业的
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与原因
1、行政推动力度明显弱化。
一是蚕桑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的地位逐步丧失,重点发展项目
沦为一般号召项目。二是现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蚕桑产业一体化体制
还不完善,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专业合作社比较弱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