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原文及赏析.docxVIP

经典散文原文及赏析.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散文原文及赏析

原文呈现

喝茶

周作人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的讲稿,因此只知道他说的是吃茶不是喝茶。我想,大约茶的考究吃法,是始于明朝,而发扬于清朝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如《红楼梦》里的妙玉那样的泡茶,总觉得有点过于繁琐,不大像日常生活的事。平常的喝茶,大约还是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是等而下之,何况又加糖与牛奶,变成一种饮料,似乎已不是茶的本真了。

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以绿茶为限,其次是红茶,普通的香片,已不是上品。我觉得,茶的好坏,大半由于水质与火候。有好水好火,再加上好茶叶,自然是再好没有的。但“吃茶”的意思,似乎也并不仅仅在于茶叶的本身,还在于泡茶的水,以及茶具,甚至包括环境与心情。

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功夫茶者自然更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可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者乃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

喝茶需有心境。静室焚香,寒夜客来,佳茗一杯,晤言一室,自然是雅事。不过,我所说的喝茶,倒不必如此讲究。寻常居家,饭后闲暇,泡上一壶,邀一二常往来的友人,围坐小桌,随意谈天,也就觉得很有意思。若能有一二种适宜的茶食,如苏州的酥糖,或南京的苔菜饼,那更是锦上添花了。但这些都不是必要的,只要有茶,有客,有话,就足够了。

我曾到过一家茶馆,布置颇为雅洁,茶壶茶杯,都是很古雅的紫砂器。主人又很会泡茶,水是泉水,火候也恰到好处。同坐的是几位熟朋友,大家随意谈些不关紧要的话。那时的茶,滋味特别的好。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心境不同的缘故吧。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受的是一种情调。在寂寞的雨天,泡一壶茶,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听着窗外的雨声淅沥,心中便会生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上一杯清茶,闭目养神,也能消除疲劳,恢复精神。

总之,喝茶是一件雅事,但也不必过于拘泥。雅俗共赏,才是喝茶的真趣。我想,只要有一颗平常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喝出茶的真味来。

赏析

周作人先生的散文,素以冲淡平和、清隽幽雅著称,《喝茶》一文便是其风格的典型代表。这篇散文篇幅不长,却于日常琐事中寄寓了深厚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感悟,如同一杯温润的清茶,初品不觉浓烈,回味却悠长。

一、平和冲淡的人生情趣

文章开篇,作者便巧妙地从徐志摩先生的“吃茶”引入,点出自己所谈的是“喝茶”,而非刻意讲究的“吃茶”。这看似不经意的区分,实则已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一种不事张扬、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作者认为“平常的喝茶,大约还是以绿茶为正宗”,对“加糖与牛奶”的西式饮法虽不认同,却也只是平和道来,并无激烈的批判,体现了其“冲淡”的文风。

他所推崇的喝茶,是“在喝清茶”,关注的不仅是茶叶本身,更在于“水质与火候”,乃至“环境与心情”。这种对日常细微之处的体察与品味,正是周作人散文“生活美学”的体现。他将喝茶从单纯的生理需求提升到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一种“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的雅事。这里的“闲”,并非消极避世的慵懒,而是一种从容自在、能与自我对话、能品味生活真味的心境。

二、清雅质朴的生活美学

周作人对喝茶的环境与茶食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不追求《红楼梦》中妙玉泡茶的“过于繁琐”,也不认同“洋场化”的茶馆,反而欣赏“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的简陋。他理想的喝茶场景是“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或是“寻常居家,饭后闲暇,泡上一壶,邀一二常往来的友人,围坐小桌,随意谈天”。这种对清雅、质朴、自然的追求,贯穿于他的生活美学之中。

在茶食的选择上,他提及日本的“羊羹”、江南的“干丝”、苏州的“酥糖”、南京的“苔菜饼”,这些食物皆非珍馐美味,却各具风味,与清茶相得益彰。作者对这些寻常茶食的细致描摹,不仅增添了文章的生活气息,也进一步凸

文档评论(0)

一生富贵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原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