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生防拐骗安全教育课件
目录01认识拐骗与坏人伎俩了解拐骗现状、危害及坏人常用手段,识破伪装02防范技巧与误区纠正掌握实用防范方法,纠正常见认知误区,提高警惕意识03紧急应对与自救方法学习遇险时的正确应对措施和自救技巧,保护生命安全
第一章认识拐骗与坏人伎俩
拐骗现状与危害严峻的安全形势近年来,儿童拐卖案件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据统计,每年都有数千名儿童失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拐骗犯罪有关。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无尽的泪水。拐骗犯罪不仅侵害了孩子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更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生命危险。被拐儿童往往遭受身体虐待、被迫乞讨或从事危险劳动,身心都受到极大摧残。深远的家庭影响对于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拐骗带来的痛苦是终生的。父母日夜煎熬,四处寻找,有的家庭为此倾家荡产,有的因此支离破碎。即使幸运找回孩子,心理创伤也需要漫长时间才能修复。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被拐儿童与家人失散多年后,已经难以适应原来的生活环境,家庭重聚之路充满艰辛。因此,预防拐骗比事后补救更为重要。
危险无处不在我们身边潜藏着各种危险,保持警惕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学会识别可疑情况,远离潜在威胁。
坏人如何选中目标?观察落单儿童拐骗分子通常会在学校、公园、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徘徊,专门寻找独自一人或无人看管的孩子。他们会观察哪些孩子缺乏家长陪伴,哪些孩子看起来容易接近。在校门口观察放学的孩子在游乐场寻找独自玩耍的儿童在商场跟踪与父母走散的孩子利用儿童心理特点坏人深知儿童的心理特点,善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同情心和对成人的信任来接近目标。他们会用各种话术和道具来降低孩子的戒备心。用可爱的小动物吸引注意力假装需要帮助博取同情用玩具、零食等诱惑孩子伪装可信身份为了快速获得孩子的信任,拐骗分子常常伪装成熟人、权威人士或好心人。他们可能自称是父母的朋友、老师的同事,或者冒充警察、医生等职业身份。谎称受父母委托来接孩子假装是学校老师或工作人员冒充警察或其他公职人员
坏人惯用的伎俩揭秘了解拐骗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保护自己的关键。以下是他们最常使用的三大类伎俩:假装求助坏人会装作遇到困难,向孩子寻求帮助。比如声称自己迷路了,请孩子带路;或者说自己的小狗走丢了,请孩子帮忙寻找。利用孩子的善良和热心,诱骗孩子跟随离开安全区域。小朋友,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帮帮我吗?我的钱包掉了,你能帮我找一下吗?我的小猫跑进那边的巷子里了,你能陪我去找吗?伪装身份通过冒充孩子熟悉或信任的身份来接近目标。他们可能会提前调查,了解孩子家长的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然后假装是家长的朋友或同事,甚至伪造证件冒充警察、快递员等。我是你爸爸公司的同事,他让我来接你你妈妈在医院,我是医生派来接你的我是小区保安,你家有快递要签收威逼利诱用孩子喜欢的玩具、糖果、零食或电子产品进行诱惑,或者编造你妈妈在那边等你那边有好玩的东西等谎言。如果诱惑不成,还可能使用恐吓手段,威胁孩子不听话就会受到惩罚。叔叔车上有很多好吃的糖果,跟我来拿吧阿姨有最新款的游戏机,想玩就跟我走不跟我走的话,我就告诉你老师你做坏事了
误区一:长得和善就是好人?外表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许多孩子和家长都存在一个危险的认知误区:认为长相慈祥、穿着得体、举止文雅的人就是好人。事实上,这种判断标准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真实案件显示,许多拐骗分子外表看起来非常正常,甚至比普通人更加和善可亲。他们会刻意打扮得整洁体面,面带微笑,说话温柔,正是为了降低受害者的戒备心理。年长者也不一定可信。有些拐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容易获得信任的特点,专门让老年人参与作案。孩子们往往对爷爷奶奶辈的人缺乏警惕,更容易上当。记住: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信,绝不能只看外表!不认识的人,无论看起来多么和善,都不能轻易相信。安全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是否认识这个人、是否得到家长许可、是否在安全的环境中。外表和善不等于心地善良,保持警惕才是明智之举。
误区二:坏人都是男性?女性犯罪比例上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女性参与拐骗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女性拐骗分子通常更容易获得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团伙作案更常见许多拐骗案件是男女搭配的团伙作案,女性负责接近和诱骗孩子,男性负责控制和转移。这种分工使得作案成功率更高。性别不是判断标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是陌生人,都应该保持同等的警惕。不能因为对方是女性就放松戒备。警惕提醒:女性拐骗者常用的伎俩包括:假装怀孕或带着婴儿寻求帮助、冒充妈妈的朋友、装作热心肠帮助找厕所或找父母等。孩子们要对所有陌生人保持警惕,不分性别!
外表难辨真伪善良的外表可能隐藏着邪恶的内心,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判断安全,而不是依靠外貌和第一印象。
第二章防范技巧与误区纠正掌握正确的防范技巧,建立科学的安全意识,是保护自己的根本。这一章将教给大家实用的防范方法和正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南槟榔加工厂项目建设可研报告.doc VIP
- 智慧消防整体解决方案智慧 智慧消防云平台消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ppt VIP
- 12J9-1 河北《室外工程》.docx VIP
-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69页.pdf VIP
- 2024 10kV~500kV输变电设备交接试验规程.docx
- 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pdf VIP
- 高中中学消防安全课件下载.ppt VIP
- 大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优质公开课】精品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中国儿童视听百科.飞向太空几年级学生阅读.pdf VIP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微课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