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docxVIP

安徽省池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安徽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地点中,既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又发现了晚期智人化石的是()

A.云南元谋 B.陕西蓝田 C.北京周口店 D.浙江余姚

2.参考如下图: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旦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

3.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②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遗址

玉钺

玉琮

龙首玉环

石峡遗址

良渚遗址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文化交流

5.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三星塔拉遗址

红山玉龙(内蒙古)

陶寺遗址

彩绘龙纹陶盘(山西)

齐家文化遗址

凸堆龙纹红陶罐(甘肃)

良渚遗址

龙首玉镯(浙江)

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6.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薮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之野。”其中,“□□”应为()

A.阪泉 B.涿鹿 C.长平 D.镐京

7.“一位叫放齐的酋长推举尧的儿子丹朱,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又一位叫驩兜的举荐共工……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为尧的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 B.“公天下”推行困难

C.世袭制逐渐确立 D.分封制开始流行

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A.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B.由多民族融合而形成

C.居住分散,交通发达 D.有统一的文化和信仰

9.1986年,北京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克盉,内部有铭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燕,即今北京)的诸侯,管理当地部族。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

10.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些人分封到地方,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扩大统治范围。下面是他分封的部分诸侯国的示意图,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依据之一是()

A.年龄 B.军功 C.血缘 D.地域

1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前479年,某诸侯国国君朝齐晋楚达33次,而朝周王仅3次。这些现象意味着()

A.诸侯争霸造成社会混乱 B.周天子影响力完全丧失

C.周分封制逐渐走向消亡 D.变法改革推动制度革新

12.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3.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又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A.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B.农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C.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的条件 D.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统一

14.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15.儒家认为音乐具有教化的功能,孔子更是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而法家则认为音乐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奖励耕战政策的推行。儒、法两家对音乐的态度反映了()

A.两家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料小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小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