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野望》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情感】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要点】(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秋日山野的萧瑟衰败之景。
(2)诗中景色由远及近,从整体的秋景到牧人、猎人的活动;诗人由景及情,从彷徨无依到渴望归隐,情感层层递进。
《渡荆门送别》
【译文】我乘舟远渡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江水,它不远万里送我东行。
【情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沿途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初次出蜀的喜悦、豪情。
【要点】(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壮阔的江景,展现出空间的变化与意境的开阔。
(2)诗中景色从山地到平原、从江面到天空,层次丰富;诗人情感由初出蜀地的激昂,到对景色的赞叹,再到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过渡自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秋浦①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城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A.甲诗首联“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意为徘徊,表明心态。
B.甲诗颈联展现了放牛的牧童、猎人骑着骏马回家的安逸场景,表达诗人赏景的欢愉陶醉。
C.乙诗前两句“萧萧山路”“秋雨”和“淅淅溪风”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生动地勾勒了出来。
D.乙诗前两句写景,视听结合,后两句抒情。可谓笔力奇横,表现了杜牧绝句的擅胜之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新晴①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②无氛垢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④事南亩⑤。
注释:①新晴:初晴。②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③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④倾家:全家出动。⑤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籽”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二三联的上下句一般对仗,每句五字或七字。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五言律诗,所押的韵不同。
B.甲诗中描写的是诗人隐居之地清幽的秋景,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素自然,言浅意深。
C.乙诗中尾联给原野加入了无限生意,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使得画面鲜活起来。
D.两首诗都是先特写后概写,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层次清晰,意境清幽秀丽,俨然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①蚕丛②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③,春流绕蜀城④。
升沉⑤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⑥。
【注释】①见说:听说。②蚕丛: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③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④蜀城:成都。⑤升沉:指功名得失。⑥君平:西汉人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下为生。
A.【甲】诗写景视角多变,颔联写的是远景,颈联写的是月夜俯视及眺望之景。
B.【甲】诗颔联中的“随”字,化动为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C.【乙】诗颈联中的“笼”字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同时也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
两首诗的内容都和蜀地有关。【甲】诗表达了诗人离蜀时的依恋、不舍;【乙】诗表达了送友人入蜀时对友人的牵挂与宽慰。
2.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湘中
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①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释】①蘋藻:皆水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300字.docx
- 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350字.docx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观察日记》优秀范文.docx
- 一棵神奇的树作文250字(通用10篇满分).docx
-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五年级).docx
- 《铅笔和橡皮》作文400字(三年级:我来编童话).docx
- 《人蚊大战》作文400字~500字(四年级:生活万花筒范文).docx
- 《松鼠和孔雀》童话作文500字(三年级).docx
- 《爷爷戒烟了》作文500字(四年级:生活万花筒范文).docx
- 《一件烦心事》作文400字(四年级:生活万花筒范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