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曹相国世家》《汉书蒯通传》《容斋随笔曹参不荐士》《读通鉴论惠帝》含答案译文.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曹相国世家》《汉书蒯通传》《容斋随笔曹参不荐士》《读通鉴论惠帝》含答案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曹相国世家》《汉书蒯通传》《容斋随笔曹参不荐士》《读通鉴论惠帝》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参①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

材料二:

初,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二人丑之,相与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乃见相国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则求臣亦犹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愿足下使人礼之。”曹相国曰:“敬受命。”皆以为上宾。

(节选自班固《汉书·蒯通传》)

材料三:

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日夜饮酒不事事,自云:“高皇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是则然矣,然以其时考之,承暴秦之后,高帝创业尚浅,日不暇给,岂无一事可关心者哉?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隐居深山,蒯彻②为参客,或谓彻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二人者,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彻以告参,参皆以为上宾。彻善齐人安其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羽欲封此两人,两人卒不受。凡此数贤,参皆不之用,若非史策失其传,则参不荐士之过多矣。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曹参不荐士》)

材料四:

曹参因萧河之法而治,非必其治也,唯其时之不得不因也。高帝初崩,母后持权于上,惠帝孱弱而不自振,非因也,抑将何为哉?参非周公之德而值其时,乃欲矫草创之失以改易一代之典,则人心不宁而乱即于此起。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惠帝》)

[注]①参:曹参,西汉初年相国。②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而在《史记》《汉书》中被记录为“蒯通”。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齐王田荣怨A项羽B谋举C兵D畔之E劫齐F士G不与者H死。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委婉得体,与《屈原列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中“从容”的意义相同。

B.丑,意动用法,“以……为丑”,与《屈原列传》“同生死,轻去就”中“同”的用法相同。

C.从,与《屈原列传》“齐与楚从亲”中“从”的意义不同。

D.于,介词,与《无衣》“王于兴师”中“于”的用法和意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帝因曹参不理政事而心生不满,便让曹窋私下劝说曹参,而曹参认为国家大事不是曹窋应当谈论的,于是就鞭打曹窋以示惩戒。

B.蒯通认为东郭先生和梁石君隐居不仕,坚守气节,是难得的人才,以“择妇”为喻向曹参推荐两人,曹参采纳了他的建议,让他们做了上宾。

C.曹参接替萧何担任汉惠帝的丞相时,正值汉朝百废待兴,他却日日饮酒,无所事事,连安其生这样的贤才都不能主动举荐任用。

D.王夫之认为曹参之所以“因循旧法”,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周公那样的德行,如果对汉朝刚刚建立的制度进行修改,就会导致人心不安,产生祸乱。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2)彻善齐人安其生,尝干项羽,羽不能用其策。

14.洪迈和王夫之对曹参沿袭萧何治国策略的评价并不相同,请分别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BEG?11.A12.D??13.(1)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圣明英武与高帝相比如何?”

(2)蒯彻与齐国的安其生交好,他们曾经求见项羽,但项羽不采纳他们的策略。

14.①洪迈:批评曹参沿袭旧法,认为其在百废待兴时无所作为,且不举荐贤才,存在过失。②王夫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曹参的儿子曹窋担任中大夫。惠帝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认为“难道曹参在轻视我吗?”就对曹窋说,“你回家,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高帝刚刚去世不久,皇帝正值年富力强,你是相国,每天饮酒,无所事事,怎么忧虑天下?’但是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曾窋休假回家,有了单独进言的机会,自随其意劝谏曹参。曹参大怒,鞭笞曹窋二百下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