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及答案.docxVIP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L型细菌: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如抗生素、溶菌酶作用),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被抑制或破坏,形成细胞壁缺陷型细菌,仍可存活并繁殖,形态多形性,革兰染色多呈阴性。

2.病毒衣壳:包围在病毒核酸外的蛋白质外壳,由壳粒(capsomere)按对称方式排列构成,具有保护核酸、介导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参与免疫识别等功能。

3.抗原提呈细胞(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Mφ)和B细胞。

4.中和抗体:针对病毒表面抗原(如刺突蛋白)或细菌外毒素的抗体,可通过与病原体或毒素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或中和毒素毒性的一类保护性抗体。

5.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动物体表或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不引起疾病,但在宿主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或定位转移时可致病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6.干扰素(IFN):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的糖蛋白,分为Ⅰ型(IFN-α/β)和Ⅱ型(IFN-γ)。

7.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自主复制,携带耐药性、毒力、代谢相关基因,可通过接合、转化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8.补体系统:存在于正常动物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通过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激活,参与溶菌、溶细胞、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9.朊病毒(Prion):一类不含核酸、仅由异常折叠的朊蛋白(PrPSc)组成的感染性因子,可诱导宿主正常朊蛋白(PrPc)构象改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疯牛病)。

10.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分为中枢耐受(胸腺/骨髓内未成熟免疫细胞接触抗原)和外周耐受(成熟免疫细胞在非免疫原性条件下接触抗原)。

二、简答题

1.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结果判定原理。

答:步骤:①初染: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②媒染:碘液处理1min,水洗;③脱色:95%乙醇脱色30s(关键步骤),水洗;④复染:沙黄(稀释石碳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干燥。结果判定:革兰氏阳性菌(G+)因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紧密,乙醇脱色时脱水使孔径缩小,结晶紫-碘复合物保留,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G-)肽聚糖层薄、外膜含脂多糖,乙醇破坏外膜后脱色,复染后呈红色。

2.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病毒复制周期分为5个阶段:①吸附:病毒表面蛋白(如刺突)与宿主细胞受体(如糖蛋白、糖脂)特异性结合;②穿入:通过膜融合(有包膜病毒)、胞饮(无包膜病毒)或直接穿入进入细胞;③脱壳:病毒衣壳被宿主酶或自身酶降解,释放核酸;④生物合成:病毒核酸复制(DNA病毒多在核内,RNA病毒多在胞质)、蛋白质合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⑤装配与释放:新合成的核酸与蛋白质组装成成熟病毒粒子,通过出芽(有包膜病毒)或细胞裂解(无包膜病毒)释放。

3.简述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答: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过程包括:①抗原识别:B细胞通过BCR直接识别天然抗原(TD-Ag需Th细胞辅助,TI-Ag可直接激活B细胞);②活化增殖:B细胞与Th细胞相互作用(B细胞提呈抗原肽-MHCⅡ给Th细胞,Th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③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IgM、IgG、IgA等),通过中和作用、调理作用、ADCC、激活补体等清除抗原;④记忆形成:记忆B细胞长期存活,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快速活化,产生高效应答。

4.列举5种常见的动物病毒及其所致疾病。

答:①猪瘟病毒(CSFV):猪瘟(急性出血性败血症);②新城疫病毒(NDV):鸡新城疫(呼吸困难、神经症状);③口蹄疫病毒(FMDV):口蹄疫(偶蹄动物口腔、蹄部水疱);④犬瘟热病毒(CDV):犬瘟热(双相热、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⑤禽流感病毒(AIV):高致病性禽流感(急性死亡、全身出血)。

5.简述细菌毒力的构成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

答:细菌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侵袭力包括:①黏附素(菌毛、荚膜相关蛋白):介导细菌黏附宿主细胞;②荚膜及微荚膜:抵抗吞噬细胞吞噬;③侵袭性酶(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破坏宿主组织屏障,促进扩散。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蛋白质,多数G+产生)毒性强、特异性高(如破伤风痉挛毒素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内毒素(脂多糖,G-细胞壁成分)毒性弱,可引起发热、休克、DIC等全身反应。

6.比较初次免疫应答与

文档评论(0)

ꪗꪖ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