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接种指南.docxVIP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接种指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接种指南

作为从事疫苗接种工作十余年的预防保健科医师,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向家长解释联合疫苗时的场景——年轻妈妈攥着接种本反复确认:“五联针真的能少打八针?会不会不安全?”这个问题折射出无数家庭对联合疫苗的期待与担忧。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这款”五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的简称)的接种要点,希望用专业与温度为您答疑解惑。

一、疫苗概述:为何选择”五联防御”?

要理解这款疫苗的价值,首先需要明确它预防的五种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这五种疾病曾是儿童健康的”五大杀手”——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可能导致窒息,脊髓灰质炎的后遗症会伴随终身,Hib感染可引发脑膜炎、肺炎等重症。传统预防方式需要接种12剂次单苗(如百白破3剂+脊灰4剂+Hib3剂+加强2剂),而五联苗通过科学配比将五种抗原整合,仅需4剂次(3剂基础+1剂加强)就能完成全程免疫,大幅减少孩子的接种痛苦和家长的往返次数。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整合”并非简单叠加。疫苗中的无细胞百白破成分(aP)仅保留细菌的保护性抗原(如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去除了可能引发发热的内毒素,相比全细胞疫苗(wP)副作用更低;灭活脊灰疫苗(IPV)使用化学方法使病毒失去活性但保留免疫原性,避免了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理论上的”疫苗相关麻痹”风险;Hib结合成分则通过将多糖抗原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解决了婴幼儿对单纯多糖抗原免疫应答弱的问题。这些技术细节,正是五联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科学基础。

二、接种前评估:哪些孩子可以接种?

2.1适用人群的”硬指标”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五联苗的基础免疫建议在2月龄、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间隔至少28天),18月龄左右接种1剂加强针。这个时间窗的设定基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2月龄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衰减,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正是疾病易感性最高的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这款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家长可自愿选择接种。但从疾病预防的经济性和依从性角度看,五联苗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每减少一次接种,就降低一次注射疼痛、局部红肿等反应风险,也减少一次因漏种导致的免疫空白期。

2.2禁忌与慎用情况的”软边界”

接种前的健康评估是保障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情况需暂缓或禁止接种:

绝对禁忌:对疫苗中任何成分(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抗原、灭活脊灰病毒、Hib结合物)过敏者;曾接种同类疫苗后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者。

暂缓接种:正在发热(腋温≥37.5℃)的儿童需待体温正常后接种;患急性疾病(如肺炎、胃肠炎)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应等病情稳定后再接种;免疫功能缺陷(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化疗、长期使用激素)的儿童,需经专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作为接种医生,我常遇到家长问:“孩子轻微感冒能打吗?”这里要区分”普通感冒”和”急性感染”——如果只是打喷嚏、流清涕,无发热和全身症状,通常可以接种;但如果有咳嗽伴痰、高热或精神萎靡,建议暂缓。记住,接种的”安全第一”永远比”按时接种”更重要。

三、接种操作:细节决定安全

3.1接种部位与剂量

五联苗为肌肉注射,12月龄以下婴儿首选大腿前外侧中部(股外侧肌),这个部位肌肉丰厚,神经血管少,能减少注射疼痛和局部反应;12月龄以上儿童可选择上臂三角肌。每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接种前需充分摇匀(瓶底可能有白色沉淀,摇匀后呈均匀乳浊液),若出现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应更换疫苗。

3.2规范操作流程

接种过程需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查对疫苗信息(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检查疫苗外观和注射器。

七对:核对受种者姓名、年龄、疫苗品种、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时间。

操作时,需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注射,避免酒精随针头带入),进针角度与皮肤呈90°(婴儿因肌肉较薄可调整为45°),回抽无血后缓慢推注(约3-5秒推完),拔针后用干棉签轻压针孔(不可揉按,防止局部红肿)。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是减少接种反应的关键。

四、接种后管理:观察与应对

4.1留观30分钟:黄金安全线

接种后必须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这是发现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关键窗口期。曾有位家长着急带孩子回家,刚出大门就发现孩子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幸亏及时返回抢救。作为医生,我常半开玩笑说:“这30分钟不是约束,是给孩子上的’双保险’。”

4.2常见反应的”温和应对”

多数孩子接种后可能出现以下反应,家长不必过度紧张:

局部反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