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儿子在远方》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儿子在远方》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儿子在远方》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儿子在远方

彭荆风

火塘里的火燃得正旺,把这景颇人的矮竹楼内烤得暖洋洋的,把母子俩的影子也扩大了好几倍,映到竹篾墙上。

玛土大娘一边捏弄着白线团,一边用她那慈祥的眼光,默默地注视着儿子。儿子正在用刀削一个木头和竹筒制的东西,一边削着,一边还不时放在耳边比一比。

“你又在干什么?”过了好半天,玛土大娘才问了一声。她发现,儿子自从去了一次山下的县城后,变了很多。

“做电话机。”儿子头也不抬地答道。仍然细心地削制着那个“电话”。

“又是电话。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爱玩。”玛土大娘不满意地叨念着。儿子已经不止一次向她比画过这奇怪的电话的形状和作用,她都听得有些厌烦了。

“我以后也要下山去做打电话的人。”儿子突然说。

“不准乱说,你走了,我这个老人怎么办?”她真的生气了,她只有这一个儿子,她最害怕儿子远远离开她。

寨子里突然来了一伙陌生人,这些人背的、带的,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当寨子里的景颇人惊诧地望着这些人时,玛土大娘的儿子突然高兴地从竹楼里跳下来:“是架电话的来了。”

很快,儿子就和这些架电话线的工人要好起来了。他告诉寨子里的景颇人,这些人是要从山下拉一条电话线经过这里,架到寨头的文化站去。

白天,他也不管地里的活了,整天挎着腰刀跟着那些工人在山里转,帮他们做向导,帮他们在密荫的森林里砍出架线的路来。他的腰刀是那样的锋利,砍树的技术是那样熟练,工人们都称赞他:要是好好训练一下,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架线工人呢!听了这话,他就更得意了,索性晚上也不回去了。吃了夜饭,工人们照例点起汽灯学文化,他虽然不懂汉文,也拿了一只破笔杆在纸上乱画着,好像他已经成了架线队中的一员。

第三天,架线队收拾东西离开。儿子抹着眼泪跑了好远去送他们。回来以后,他就若有所失地整天呆坐在火塘边,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只是拿着架线工人送他的半截铅笔和一本小笔记本玩弄着。

又过了几天,儿子突然振奋起来。山谷里浓厚的白雾还没散,他就带着腰刀拿起绳索砍柴去了。看到儿子每天累得满头大汗地回来,玛土大娘又高兴又心疼,她劝儿子道:“雨天还没来,你忙什么嘛!歇两天再砍吧!”

儿子仍是每天早出晚归,直到竹楼外堆起了一座又长又高的柴墙,才歇下来,笑着对母亲说,“这够我们家烧两年了。”

这天早上,儿子背起长刀和背篓悄悄出去了。可到了黄昏,别家的都回来了,她的儿子却迟迟不见回来,她有些急了,只好去问那些景颇人:“你们见了我儿子么?”

人们摇头:“没看见。”小伙子们还埋怨:“他好久没和我们一起砍柴打猎了。”

她慌忙往竹楼上跑,这才发现儿子常用的那床破毯子和几件衣服不见了。显然,儿子是瞒着她下山去了,那几天砍柴都是为了准备走才做的呵!她痛苦极了,跌跌撞撞追了出去…”

天完全黑了,她哭着、骂着,希望儿子能听到她的声音回来,可夜是这样静,只有那高悬在半空中的电话线孤独地在夜风中发出“呜呜”的响声。她随手拾起一块石头,狠力向身旁的电线杆扔了过去……

雨季到了,儿子依然没有捎信回来,他到底往哪里去了呢?玛土大娘想呵,想呵!夜里,雨水敲打着竹楼,她的眼泪也像雨水一样淌下来。

一天,一个去山下赶街子的景颇汉子来到竹楼上,告诉了一个使她非常高兴的消息:他在坝子里看见她儿子了。她的儿子和政府的架线队在一起,已吃得又红又胖的了,还学会了架线本领……说着,他又拿出了一串镀金的项链和一匹青布包头。告诉她,这是她儿子特意买给她的。

望着闪闪发光的项链,这个头发斑白的老母亲不断流着眼泪。儿子虽然在远方,还是没有忘记母亲啊!

也许是人老了,有天半夜,玛土大娘全身忽而发冷忽而发热,病中她更加思念在远方的儿子,可是,她儿子现在哪里呢?寨子里的人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到文化站找政府工作同志,他们也许会知道他的消息。

她整夜都在痛苦地呻吟着,只在天快亮的时候,才昏睡了一会。但,医生的到来很快惊醒了她。

“不要紧,是恶性疟疾。吃了药,打了针,睡一觉很快就会好的。”

果然,等她再醒来时,神志已经比较清楚,头也没有先前那样沉重疼痛了。看到医生还在旁边守着,她不由问道:“同志,你怎么知道我病了?”

“是你儿子从西山打电话告诉我的。”医生笑着说道。

“我儿子?他在那里干什么?”玛土大娘几乎想坐起来了。

“他在西山架电话线呢!”

“西山?”她微摆了摆头。西山离这里有三四天路呢!儿子在那远远的地方怎么知道母亲病了?

医生知道她不相信,就向她解释:“你儿子接到这里文化站的电话,知道你病了,就打电话到医院找我们,医院就派我连夜赶上山来……”

玛土大娘还是微微摇着头,她不相信这种名叫“电话”的东西会有这样的作用。

“不要说这隔三四天路的地方,就是隔几万里也可以在电话机里说话呢!等你病好了,就到文化站打电话给你儿子。”

不久,玛土大娘的病痊愈了,她一清早就来到文化站。虽然,她还是初次拿起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