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光电子能谱(XPS/UPS/AES)第29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XPS用X射线作激发源轰击出样品中元素的内层电子,直接测量被轰击出的电子的能量,这能量表现为元素内层电子的结合能Eb。Eb随元素而不同,并且有较高的分辨力,它不仅可以得到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而且可以得到从价电子到K层的各级电子电离能,有助于了解离子的几何构型和轨道成键特性,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面分析仪。第30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仪器方法适用的范围,能提供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实验方法方面:A、样品的要求与制备(如样品的状态、数量要求)B、实验条件的选定以及实验条件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可能影响。3.仪器和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4.看懂学会分析一般(典型、较简单)的测试结果(图谱、图像等)。第31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本章内容第一节X射线衍射法概述第二节X射线分析法原理第三节X射线衍射强度第四节广角X射线衍射法第五节多晶X射线衍射的应用第六节X射线的应用及最新进展第32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X射线衍射法概述一、X射线衍射分析历史二、X射线的产生与X射线管三、X射线的本质四、X射线谱五、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六、X射线的安全防护第33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X射线衍射法概述一、X射线衍射分析历史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真空管的高压放电时,偶尔发现一种具有较强穿透能力的射线-X射线。第34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埃用实验证明了X射线具有波动性,发现X射线能通过晶体产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的波动性和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导出了著名的冯.劳埃方程,开创了X射线晶体学这一新领域。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V.H布拉格和W.L布拉格提出了晶面“反射”X射线概念,推导出了著名的布拉格方程,为X射线衍射提供了理论基础。第35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13-1914年,莫赛莱发现了原子序数与发射X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莫赛莱定律。并由此研发出X射线发射光谱(电子探针)和X-射线荧光分析。1916年,德拜、谢乐提出采用多晶体试样的“粉末法”,给X射线衍射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28年,盖革、弥勒首先用计数器来记录X射线,从而产生了衍射仪。康普顿、巴克拉、德森霍费等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第36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世纪70年代,X射线断层技术---CT出现;X射线被广泛用于治疗,美术古董珍品真伪的鉴定。第37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X射线衍射分析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大体可归纳为四类:1、晶体结构研究;2、物相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3、精细结构—宏观、微观应力测定分析;4、单晶体取向及多晶织构的测定。第38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X射线的产生与X射线管常用的靶材:Cr,Fe,Co,Ni,Cu,Mo,Ag
冷却系统,窗口:Be,Al,云母10-6Torr第39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旋转阳极(转靶)X射线管一般的X射线管在35~50kV,10~40mA的范围内使用,允许负荷约为100W/mm2左右。旋转阳极的X射线管最大功率密度可达5000W/mm2左右。最大管流可达到500mA左右。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作为X射线源,为X射线衍射提供高强度、低分散、连续可调的脉冲偏振光。第40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X射线的本质X射线和光相同,是一种电磁波,显示波-粒二相性,但波长较光更短一些。X射线的波长范围如图所示在0.001--10nm。0.005-0.01nm用于金属探伤,0.05-0.25nm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第41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X射线的粒子性表现在它是由大量的不连续的粒子流构成的。它具有一定能量和动量。
能量ε和动量p与X射线光子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如下:
h普朗克常数,为6.625x10-34J·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