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当堂反馈检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选择题

1.赫鲁晓夫上台后,一方面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某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以下结论不符合其调查成果的是()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很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规定

2.1958年,假如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重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凤凰网上有一篇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文章,标题是“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如下对“光荣”与“混乱”的解读,对的的是()

A.“光荣”指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混乱”指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全方面,引起悲观的后果

B.“光荣”指向旧的模式发起挑战;“混乱”指许多改革方法未经论证和实验就急速推出,导致混乱

C.“光荣”指苏联农业和工业克服了长久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混乱”指中央统一管理被减弱,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

D.“光荣”指揭开了苏联历史上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序幕;“混乱”指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混乱

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加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加的重要因素是()

年份项目

1976~

1980

1981~

1985

1986~

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导致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5.勃列曰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久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6.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以下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主动性不高③忽视消费品生产④长久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7.“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而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崩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说的“红色帝国大厦”指的是()

A.沙俄?B.苏俄

C.苏联??D.俄罗斯联邦

8.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果断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妨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备更大的活力。”为此他采取的方法不包含()

A.取消经济管理中的行政命令方法

B.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C.放弃公有制、实施私有制

D.允许兴办合资公司

9.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备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当作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罗斯福B.斯大林

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10.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方法的共同点不包含()

①农民的生产主动性受到压抑②实施了农产品市场定价③国家变化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④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地名变更往往同当初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以下地名变更,如下地名变更的先后顺序是()

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沙皇村→小朋友村③勃列曰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A.②①④③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领导人进行不停改革的根本因素在于()

A.斯大林模式束缚生产力发展

B.美苏争霸的形势

C.苏联不停面临新的社会问题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929年,美国暴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抢救助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抢救助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