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过渡带的植物基因库: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docxVIP

南北过渡带的植物基因库: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过渡带的植物基因库: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一、研究概述:地理背景与科学价值

(一)保护区地理生态特征

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镶嵌于安徽省西部。其地理位置独特,北与安徽省霍山县接壤,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毗邻,处在皖鄂两省三县(岳西、霍山、英山)交界处的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境内,介于东经116°02′20″~116°10′53″、北纬30°57′20″~31°06′10″之间,总面积达123平方千米。从高空俯瞰,它如同一片巨大的绿色翡翠,镶嵌在大别山腹地主峰分水岭的主段。

这里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在500-1750米之间,有着显著的垂直梯度。千米以上的高峰有60余座,其中驮尖、多枝尖海拔达1750米,高耸入云,分别为大别山的第二、第三高峰。登上高峰,极目远眺,连绵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尽收眼底,云海翻腾,如梦如幻。其独特的地形,使得这里成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也造就了其兼具北亚热带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

在气候方面,鹞落坪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受江淮气旋及梅雨控制、以及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影响,空气湿润,气温较低,雨雪充沛、气候宜人。年均气温仅为12.7℃,夏季最热的7月份气温也低于23℃,昼夜温差较大,仿佛大自然特意打造的天然空调。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2000毫米,是大别山降水高值区,充沛的降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使得这里植被繁茂,绿意盎然。

保护区的地质基础、地貌特征、气候特点和植被类型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土壤的发育和分布。区内土壤类型多样,有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区草甸土和水稻土,还分布有少量沼泽土。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区,约占总面积的3/5,其土壤质地较为疏松,富含腐殖质;山地黄棕壤则广泛分布于800米以下的山地,约占2/5,是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这里的森林植被属于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的组成部分,森林覆盖率高达95.08%。踏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林下灌木丛生,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地面上厚厚的落叶层,像一层柔软的地毯,走在上面,沙沙作响。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植被类型,使其享有“绿色宝库”“植物基因库”的美誉,是众多珍稀植物的家园,也是无数动物的天堂。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2006年,一场对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的探秘之旅拉开帷幕,此次研究为期7个月,旨在全面解析这片神秘区域的植物奥秘。

研究团队采用了路线调查与样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路线调查中,研究人员沿着保护区内的不同路线,翻山越岭,穿越茂密的森林,跨越清澈的溪流,对沿途所见的维管植物进行详细记录和标本采集,共采集了3100余号标本。每一号标本都像是一把钥匙,可能解锁植物世界的一个新秘密。这些标本被小心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分析。

样方监测则是在海拔500-1700米的梯度上设置样地。研究人员在每个样地内,仔细统计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盖度等信息,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这些数据,来深入了解不同海拔高度下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变化。

为了更科学地分析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运用了多种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等5种多样性指数。这些指数就像是一把把精密的尺子,从不同角度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衡量。物种丰富度指数(S)直观地反映了样地内物种的数量;Shannon-Wiener指数综合考虑了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能够更全面地衡量群落的多样性;Simpson指数则侧重于描述优势种在群落中的地位;Pielou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主要用于评估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均匀程度。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研究团队期望能够深入解析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组成,了解不同植物类群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关系;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群落的垂直分层、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探讨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找出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为这片珍贵的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也为大别山植物区系归属研究提供关键论据,在植物学研究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特征

(一)物种构成的三维解析

在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研究人员如同探秘者一般,揭开了维管植物物种构成的神秘面纱。通过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发现这里共有维管植物132科471属925种,宛如一座庞大的植物宝库。

在这个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