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涂料施工技术规范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墨烯涂料施工技术规范指南

作为在涂料施工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匠头”,我太明白一个道理:再好的材料,若施工不讲究,最终效果可能连普通涂料都不如。就拿这两年火起来的石墨烯涂料来说,它耐腐、导电、导热的特性确实能打,但前两年我参与验收过一个项目,甲方用了进口石墨烯涂料,结果三个月后涂层鼓包脱落——后来一查,问题全出在施工环节。今天就跟大伙儿掏心窝子聊聊,这石墨烯涂料到底该怎么“讲究”着施工。

一、施工前:把“功课”做在前面

干我们这行有句老话:“三分材料七分施工,十分准备不能丢。”石墨烯涂料的施工准备,可不是简单搬两桶漆、支个梯子就能完事的,得从人员、材料、设备、环境四个维度扎扎实实地“备”。

1.1人员准备:技术交底比发手套更重要

我带过的学徒里,有人总觉得“涂料施工就是刷墙,谁还不会”。可石墨烯涂料不同,它对操作细节更敏感。施工前必须组织全员培训,内容至少包括三部分:一是石墨烯涂料的特性(比如它对基材湿度更敏感);二是具体施工流程(每道工序的时间间隔);三是应急处理(比如涂料调配过量怎么补救)。去年有个项目,工人没听培训课,调漆时把A/B组分比例搞反了,结果整桶漆全报废,光材料损失就小两万——这钱够请专业讲师讲十场课了。

1.2材料准备:开箱不是“拆快递”

拿到石墨烯涂料,可别跟拆普通乳胶漆似的直接划开包装。首先要核对标签:确认产品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比如防腐型和导电型的配比完全不同),检查批次号是否一致(不同批次可能有色差或性能差异)。然后观察外观:双组分涂料的主剂不能有沉淀分层(轻微沉淀可以低速搅拌恢复,严重分层直接退货),固化剂不能浑浊。我之前遇到过供应商发错货,把普通环氧漆当石墨烯涂料送来,好在开箱时多瞅了两眼标签,没酿成大错。

1.3设备准备:工具不是“能用就行”

石墨烯涂料施工对工具要求更精细。喷涂要选压力可调的无气喷涂机(压力一般控制在15-20MPa,压力太低雾化不好,太高容易产生气泡),喷枪喷嘴直径建议0.3-0.5mm(比普通涂料细,避免浪费);滚涂需要短毛滚筒(长毛滚筒容易裹入空气,导致涂层起泡);搅拌必须用低速电动搅拌器(转速控制在300-500转/分钟,高速搅拌会破坏石墨烯片层结构)。每次施工前,设备要做“三检”:喷泵试喷看压力稳不稳,滚筒试滚看掉不掉毛,搅拌器试转看转速匀不匀——工具“带病上岗”,后面的活肯定要“闹病”。

1.4环境准备:温湿度是隐形“监工”

石墨烯涂料成膜对环境特别“挑剔”。温度要控制在5-35℃(低于5℃固化变慢,高于35℃涂料易表干过快,内部未固化),湿度不超过85%(湿度太高,涂层容易泛白、附着力下降)。有次梅雨季施工,没开除湿机,结果涂完的墙面像蒙了层白霜,后来用热风枪慢慢烘干才补救回来。另外,通风要保证,但不能有强风(强风会加速涂料表面干燥,导致开裂),一般保持0.3-0.5m/s的空气流速就行。

二、基材处理:“面子工程”里的“里子功夫”

我常跟徒弟说:“基材处理没做好,涂得再厚都是‘豆腐渣贴金箔’。”石墨烯涂料的优势要靠紧密附着在基材上才能发挥,所以这一步必须“抠”细节。

2.1混凝土基材:打磨、清理、封闭“三步曲”

混凝土表面常有浮灰、脱模剂、细微裂缝,这些都是涂层的“敌人”。首先用角磨机带36目砂轮片打磨(太细的砂纸打不动浮浆,太粗容易留深痕),重点打磨模板拼接处、施工缝;然后用高压气泵吹净灰尘(别用扫帚扫,会留纤维),再用湿抹布擦一遍(注意!擦完要等完全干燥,含水率低于8%才能继续);最后刷界面剂(建议用环氧类封闭底漆,用量0.1-0.2kg/㎡)。去年处理一个旧厂房地面,混凝土起砂严重,我们先用环氧砂浆修补,再打磨,最后涂了两遍界面剂,后来测附着力达到3.2MPa,比规范要求的2.5MPa还高。

2.2金属基材:除锈、磷化、钝化“连环招”

金属表面的锈蚀、氧化皮是涂层脱落的“头号杀手”。除锈要达到Sa2.5级(用喷砂或抛丸机处理,露出金属本色,无可见油脂、氧化皮),处理完4小时内必须涂底漆(否则容易返锈)。然后做磷化处理(用3-5%的磷酸溶液擦拭,形成磷化膜增强附着力),最后涂钝化剂(防止磷化膜返锈)。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工人图省事,用钢丝球随便擦了擦生锈的钢板就涂漆,结果三个月后涂层整片脱落,钢板锈得比没涂漆还厉害——这哪是保护,简直是“加速腐蚀”。

2.3木材基材:打磨、填补、封闭“组合拳”

木材表面有木毛、节疤、虫眼,处理不好涂层会“咬不住”。先用120目砂纸顺木纹打磨(逆着打磨会留深痕),重点打磨木毛和节疤;然后用原子灰填补虫眼(原子灰要调得稍稀,避免固化后开裂),干燥后用240目砂纸打磨平整;最后涂封闭底漆(防止木材里的单宁酸渗出,导致涂层变色)。之前做过一个木艺展馆的项目,没涂封闭底漆,结果松木里的松油渗出来,把石墨烯涂料染成了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