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随堂测试(十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迅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忠告:夜以继日,苦读成才!!!
制卷:崔怀雨时间:30分钟
1.维新派曾主张“断发易服”,但变法时未能实施,这说明()
A.服饰的改革受到顽固势力的阻挠和抵制
B.维新派改革的决心不大
C.发式和服装问题无关大局
D.维新派“断发易服”的理由不充分
2.1905年有人摄了一张照片:一个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晚清()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
C.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D.代步工具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刊登了如下一则征婚广告:“近有南国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征婚广告是迄今为止见诸报端的第一则未公开姓名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此时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下列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1\*GB3①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2\*GB3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3\*GB3③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4\*GB3④中华民国政府政策的影响
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
B.=3\*GB3③=4\*GB3④
C.=1\*GB3①=2\*GB3②=4\*GB3④
D.=1\*GB3①=2\*GB3②
4.民国时期,在社会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让骡马当火车头,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维护国家主权
B.维护自身统治
C.愚昧无知
D.仇视外洋事物
6.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纸,到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在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是()
=1\*GB3①《强学报》=2\*GB3②《时务报》=3\*GB3③《昭文新报》=4\*GB3④《中外纪闻》
A.=1\*GB3①=2\*GB3②=3\*GB3③
B.=1\*GB3①=2\*GB3②=4\*GB3④
C.=1\*GB3①=3\*GB3③=4\*GB3④
D.=2\*GB3②=3\*GB3③=4\*GB3④
7.1909年发行的《国画日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看电影的情景。据此推断,下列正确描述此场景的选项有()
=1\*GB3①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2\*GB3②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3\*GB3③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4\*GB3④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A.=1\*GB3①=2\*GB3②=3\*GB3③
B.=1\*GB3①=3\*GB3③=4\*GB3④
C.=2\*GB3②=3\*GB3③=4\*GB3④
D.=1\*GB3①=2\*GB3②=4\*GB3④
8.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迅事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政府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和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分别是在台湾和南京
B.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C.当时的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都是为了军事目的
D.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9.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京师公报》发了一期“号外”,你认为这则“号外”最能体现出的报纸的作用是()
A.开启民智,以助人们推动历史的进步
B.传播时效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国内国际重大事件
C.舆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