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昭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VIP

四川省昭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昭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3分]

A:缭铐座落不惮豁然开朗

B:琦纨喧腾报负没精打彩

C:砥砺孝悌谛造不暇顾及

D:安详赎罪斑斓游目骋怀

答案:B:琦纨喧腾报负没精打彩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B:

C:

D: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大型歌舞史诗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走过的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B: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三天,受中等强度冷空气自西向东的影响,宁夏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将出现4-6级大风,气温也将大幅下降。

C:2009年,季羡林、钱学森等几位大师的相继离世,留给我们的,已不仅是哀痛和遗憾,更有深沉的忧虑:斯人已逝,后来者谁?

D: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进而在非专业人士眼里容易同思想品德、个性问题混淆,不易辨识。

答案:C:2009年,季羡林、钱学森等几位大师的相继离世,留给我们的,已不仅是哀痛和遗憾,更有深沉的忧虑:斯人已逝,后来者谁?

5.下列句子对应的作家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年忧黎元,叹惜肠内热。

②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③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④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⑤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3分]

A:

B:

C:

D:

答案:A: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知识短文,完成6-8题。

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先秦传记文学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具有史诗性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认为是史诗。历史学家白寿彝《史记新论》认为是传记体。文学史家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生民》是一篇很好的后稷传,他是周族传说的始祖。《公刘》是一篇公刘传。公刘为后稷的裔孙,此诗叙他迁都事。”这两首诗都有自己的中心人物,相当于传主;又都有围绕中心人物的故事情节,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传记文学的因素。但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所以只能认为是传记文学的萌芽。

先秦诸子散文虽主要谈哲学、政治思想,但往往亦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如《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去楚国劝说公输般不可攻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战国策》、《淮南子》等古书中都有情节大同小异的记载,可见真实性较大。《公输》中所塑造的墨子形象,体现了墨家不辞劳苦地为他人排难解纷的利他精神。墨子止楚攻宋事迹完整,但只记这一件事,而且没有记载发生在何年,尚少时间观念,因此只能算是传记片断,或有传记因素。《孟子》、《庄子》中也有人物事迹的记叙,但其形态与《墨子》相似。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

先秦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已出现传记雏形。有的整篇较集中记叙某个人物的片断事迹,刻画出一定的人物性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者可能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接近后世短篇传记。如《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写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弟、与母亲的矛盾冲突。故事头尾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但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本篇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因而这一片断还只是传记的雏形。有的人物事迹散见于几年的连续叙事中,则较能反映出相对完整的人物生平。如《左传》中“晋重耳之亡”,较连贯地写了晋公子重耳从出逃到返国夺位的19年经历,写出了重耳性格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传记的雏形。《战国策》常在某一章中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记叙其片断事迹,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如写战国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言行活动,事迹相对完整,能表现他们的性格。这些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72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