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宋代开封城市结构与市民经济
一、引言:从”四水贯都”到”八荒争凑”的千年商都
站在今天的开封城下,考古学家用洛阳铲探入地层时,总能触碰到层层叠压的古城遗址——战国大梁、隋唐汴州、北宋东京、明清开封,这些不同时代的城市像年轮般凝固在地下。其中最璀璨的那层,当属北宋时期的东京开封府。这座被《清明上河图》定格的”天下之枢”,不仅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超百万的巨型城市,更以突破性的城市结构与蓬勃的市民经济,书写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转折。
当我们翻开《东京梦华录》,孟元老笔下”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的盛景,与《宋史·地理志》中”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记载相互印证。这座城市的魅力,既在于其”三重城垣、四条御街”的空间格局,更在于城墙内涌动的鲜活经济脉搏——早市的胡饼香混着汴河的水汽,瓦舍的弦歌声盖过驼队的铃铛,茶坊里的算盘声与勾栏中的笑骂声此起彼伏。这种”城”与”市”的深度融合,构成了宋代开封最独特的城市基因。
二、突破与重构:宋代开封城市结构的革命性变迁
(一)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空间管控的松弛与市民的解放
若将视角回溯至唐代长安,那座百万人口的都城仍严格遵循”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里坊制。每座坊四周筑有围墙,设坊门按时启闭,“昏而闭,五更而启”的宵禁制度下,商业活动被限制在固定的东西两市。但到了北宋开封,这种延续千年的空间管控模式被彻底打破。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朝廷正式下诏允许”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这道看似简单的诏令,实则是城市管理制度的重大转折。随着坊墙的陆续拆除,原本封闭的坊区与开放的街道融为一体,居民住宅与商铺、作坊开始沿街道自由分布。《宋会要辑稿》记载,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开封”坊名多失标榜”,许多坊区连名称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潘楼街”“马行街”“牛行街”等以商业功能命名的街巷。
这种变化在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20世纪80年代,开封市博物馆对大相国寺周边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唐代里坊的夯土围墙仅存零星基址,而宋代地层中则出土了大量商铺基址、陶制排水管道和各类商业遗物。正如学者李合群在《北宋东京城研究》中所言:“街巷制的形成,使城市空间从政治管控的工具,转变为市民生活的容器。”
(二)三重城垣:从防御堡垒到功能复合体的进化
北宋开封的城市结构呈现鲜明的”三重环套”特征:最外层是周长48里的外城(罗城),中间是周长20里的内城(里城),核心是周长5里的宫城(大内)。这种结构并非简单的防御叠加,而是功能分区的明确划分。
外城是城市的”经济外壳”。这里分布着大量仓储区、手工作坊和码头。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水贯都”,其中汴河作为”国家漕运的生命线”,每年运输粮食600万石以上,外城沿汴河一带因此形成”河市”,《东京梦华录·河舟》记载:“汴河上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外城还设有12座水门、20座陆门,每座城门附近都形成了热闹的”关厢”市场,如新郑门外的”草市”,每天天不亮就有农民挑着新鲜蔬菜进城售卖。
内城是城市的”生活核心”。这里保留了唐代汴州的基址,集中了政府机构、宗教场所和主要商业区。大相国寺作为皇家寺院,每月开放五次庙会,《燕翼诒谋录》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州桥大街、潘楼街、马行街等主要街道贯穿其中,据《东京梦华录》统计,内城仅酒楼就有72家,其中”樊楼”高三层,“饮徒常千余人”。
宫城则是城市的”政治心脏”。以大庆殿为中心,向南延伸出宽200余步的御街,两侧设御廊,“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这种”千步廊”的设计,既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又通过御街将宫城与内城、外城连接成有机整体。
(三)水系网络:流动的城市血脉
如果说城墙是开封的骨架,那么水系就是它的血脉。北宋政府对开封水系的经营堪称古代城市水利的典范。除了”四水贯都”的主干河道,城内还开凿了大量支渠,形成”街街有河,户户通舟”的格局。
汴河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它连接着江南经济区,《宋史·河渠志》称其”漕引江湖,利尽南海”。蔡河主要运输河南、淮西的粮食和木材,五丈河则承担京东路的物资运输,金水河专供宫城和皇家园林用水。这些河道不仅是运输通道,更塑造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比如汴河上的州桥,“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既是交通枢纽,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水系还直接影响了城市经济布局。沿汴河一带聚集了大量邸店(仓库)、塌房(货栈)和脚行(搬运行业)。《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汴河沿岸的邸店每年收入高达百万贯,“比屋连甍,屯货积财,商贩之徒,交易其间”。这种因水而兴的经济模式,使开封成为”天下之枢”,正如张方平在《论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集团资本运营案例研究.pptx VIP
- 幼儿园课件:绘本《太阳想吃冰淇淋》.pptx
- 锅炉安全操作培训记录.docx VIP
-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22版).docx VIP
- 李坚贞忠之士贞.pptx VIP
- SL 670-2015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docx VIP
- 红光机器厂实训报告总结与反思.pptx VIP
- 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风险分层管理和治疗策略中的应用相关试题及答案.doc VIP
- MBN_LV_124-1_2013-03 12V车载电子系统电气要求和测试.pdf VIP
- SJT 11364-2014 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