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之线索 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pdfVIP

散文之线索 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之线索

——以2020年高考《建水记》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散文阅读方法

2.掌握常见行文线索和特点

3.掌握线索题答题思路

二、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线索概念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的脉络。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

密联系的。

行文思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

回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线索:文章前后内容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

回答“全文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二)线索的类别

1.根据内容可分为人物线索,事物线索等;

2.根据多少可分为单线、复线、多线;

3.根据重要程度可分为主线、副线;

4.根据藏露程度可分为明线、暗线等等。

5.按照类别可分为以人物为线索、以事情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时间

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

(三)考察内容

在“行文思路分析题”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

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

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题干中一般有“线索”“分析”“布局谋篇”“作用”等字眼。

(四)读文示范(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

1.第一步:抓标题,寻找解读钥匙

写作对象,历史悠久,顺序(地点转换);内容(历史、现实、自然景观、人文风光、物产

特色)→文化游记类散文

2.第二步:找线索,梳理行文脉络

第①段:入城总写建水城:原始之城、文明之城

第②段:穿街道具体写建水城的建筑和街道:古典、有诗意

第③段:进饭店详细写临安饭店的饮食场面:传承文化

第④段:逛市场胡同写市场繁忙、胡同密集:物阜民安

第⑤段:居院落写家庭院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3.第三步:抓关键,把握主旨意蕴

本文的主旨,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概括:

(1)从所写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角度体味主旨:

通过对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描写来表现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和历史传承。

(2)从文中关键词句把握主旨:

如第①段中的“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第②段中的“不免精神为之一振”,

第③段中的“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

第④段中的“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第⑤段中的“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这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都表

达了对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敬畏、喜爱之情。

4.第四步:悟特色,分析写作手法

(1)语言风格明显

本文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风格

明快风趣。

(2)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①运用引用手法,如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

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②运用排比手法,如“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

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

了”,写出了风尘仆仆者进入建水古城的轻松愉悦的感受。

③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

如“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一纸、灶房、明堂、照

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

盖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

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

现了建水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5.背景补充

《建水记》是一本关于古典生活、建筑、手艺的沉思录,也是著名诗人于坚追问何为“诗

意地栖居”之作。2015年冬天,于坚带着比利时汉学家麦约翰来到建水。麦约翰浸淫中国文

化数十载,他在建水长叹,他一辈子要找的那个中国,就在这里。

14世纪晚期,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二三十年间,数十万移民背井离乡,

迁徙云南。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家里手、大师组成的队伍,他们从中原、江南带着各类

种子、精致的手艺,依照宋元时形成的经典“营造法式”来建筑一个梦想中的天

文档评论(0)

131****34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