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pdfVIP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戊戌维新运动

1.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曾发谕旨“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

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这反映了()

A.后党势力蓄意破坏B.地方尖锐对抗中央

C.政治改良遇阻艰难D.汉族官僚乘势崛起

2.19世纪末的《时务报》宣传了维新思想,造就了维新人才,而且一些维新派创办的学会团体也设

在《时务报》报馆内。《时务报》还设专栏登载各地新成立的学会、报刊、学校的消息。由此可见,该报()

A.是维新运动的重要阵地

B.集中反映革命党人的诉求

C.旨在引进西方民主思想

D.将社会发展作为首要目标

3.“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

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材料认为戊戌变法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革命思潮的萌发

知识点二义和团运动

4.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

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5.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体现了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知识点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6.漫画中装着中国宝藏的箱子被一把“外国锁”锁着,“主人”靠在箱子上,一脸无奈地为其看护,反映

了多国参与的“集体抢劫”,根据中国近代史,对漫画反映事件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的阶段

D.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7.《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以海关税、常关税、厘金和

盐税作担保;同时,各国均同意清政府把现行平均关税由实际的3.18%提高到5%,对原本免税的商品开

始征税。各国的这种主张()

A.旨在促进晚清近代化进程

B.彻底剥夺清政府财税主权

C.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

D.维系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8.近代中国关税、盐税、借款等,均存在外商银行,中国对外各种借款及赔款本息的收付,完全须

经由外商银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税收政策日益近代化

B.大量中国资本参与国际投资

C.列强控制了中国财政命脉

D.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乱无序

[答题区]

题号1234567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重庆高一期末]梁启超(1873~1929年)在其《三十自述》中回忆自己十八岁时,从广东新会

家乡前往京师参加科举,返乡时取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还见到上

海制造局译出西书若干种,十分喜欢,可惜无力购买。梁启超的经历说明()

A.两广地区思想保守教育落后

B.新知传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C.科举制已不再适应时代需要

文档评论(0)

175****2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