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pdfVIP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课外文言文阅读。

酒以成礼①

钟毓②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③饮而不拜。既而④,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

不拜。”又问会何以⑤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②钟毓(yù):

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③会:钟会,字士季。

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④既而:一会儿,不久。⑤何以:即“以

何”,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寝:___(2)因:___(3)时:____

[2]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B.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

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

录。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时期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②孤:幼年丧父。③荻:芦苇秆。④闾里:乡里。⑤士人:读

书人。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

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

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衡:西汉经学家。②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③穿壁:在墙上打

洞。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大姓:富户,大户人家。⑥佣作:被雇佣劳作。⑦

偿:酬报。⑧资给:资助。⑨遂:终于。⑩大学:有学识的人。

[1]比较阅读两则故事,填写下表。

1/7

人物

欧阳修匡衡

内容

家境________勤学而无烛

读书遇到的困难________邻居有烛而不逮

解决无书可读的

方法________________

成就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B.国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

C.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欧阳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_____)

(2)《凿壁偷光》中主人借书给匡衡是因为匡衡无偿当他的雇工,他很感动。

(_____)

(3)两则故事都告诉我们条件再艰苦也不能成为读书的障碍,只要肯下功夫,

必有所成。(_____)

(4)“以获画地”与“以书映光”中的“以”都是“用,把”的意思。

(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人物苦学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齐心抗疫

①己亥末

文档评论(0)

132****8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