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专项训练题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自/非亭午夜分
答案:D
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自非/亭午/夜分。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
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
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能融情入景。
1
B.【乙】诗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
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C.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
D.两首诗的结尾句都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意,表达了对朋友、故乡的怀念惜别之情。
答案:C
C两首诗都描写了“月”,【甲】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
【乙】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也不是忧愁之情。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
手,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语言特点,注意从
诗歌的整体入手,再具体理解每一联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旨趣。要调动诗文积累,看看
是否引用了名人名句或典故。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
题。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选自此书。
C.《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
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派文学家,与同属此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答案:B
ACD.正确。B.有误,《狂人日记》出自小说集《呐喊》。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
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
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A.事列《神仙》之传B.迹存《述异》之志。
C.主人处处款之D.亦荆吴形胜之最
答案:C
2
A、B均为助词,无实义,不译;D结构助词,的;C,代词,我们。所以应该选C。
【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B.相与步于中庭/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
C.庭下如积水空明/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治水必躬亲》)
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
答案:B
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弄清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
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项中“于”都是“在”的意思。
【点睛】本题不难,各项中的词义明确,易于判断。汉语中多义词很多,平时学习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辨析
词的多义,弄清楚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gāo)驱犊(dú)萋萋(qī)
...
B.鹦鹉(yīng)燕然(yàn)荆门(jīng)
..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技术等级考试(行政后勤管理员·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docx VIP
-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体适能检测业务的可行性.doc VIP
- 2025年中职高考中职英语二轮复习语法专项第四章代词课件(共237张PPT).pptx VIP
- AI应用行业年度报告2024-奇异因子.docx
- 产教融合视角下AI智慧营销时代广告策划教学路径研究.docx VIP
- 论意境_袁行霈.pdf
- 02S101矩形给水箱图集标准.pptx
- 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pdf VIP
-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说明书.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