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曹魏开始正式建立的都督制度,对魏晋南北朝政治、

军事影响极大,其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又有它的特殊性。

然因史料语焉不详,长期以来甚至“中外”的范围都没有定

论。最近读史,对这一制度略有体会,兹连同关于其性质、

作用的我见,一并写出,以就教于方家。[1]为省篇幅,往下

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般省称都督中外。

[2]《资治通鉴》卷七十七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州泰下

还有徐州刺史胡质。

[3]此事还可参见《晋书·石苞传》、《陈骞传》、《文帝纪》。

[4]二者混用之例又见《晋书·段灼传》。

[5]官品见《通典·职官十八》。

[6]《金石萃编》卷二三《上尊号碑》上,曹真名次排在曹休

前,不知何故。但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即位之初迁

曹休为大司马,位在大将军曹真前,可见即使“上尊号碑”

无误,也大体可断定两人不相上下,因而也没必要在军事上

让曹真支配曹休。

[7]以上参《三国志·魏书·曹休传》、《曹真传》、《夏侯尚传》,

又《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武元年(公元222年)。

[8]《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9]以下事见《晋书·元帝纪》、《王导传》、《王敦传》。

1

[10]见《宋书·百官志》。有时“六军”还泛指包括“四军”、

“五校”等在内的全部京师军队。

[11]据《晋书·王导传》,咸康元年(公元335年)还曾被任

命都督中外,可是《成帝纪》及《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成帝

咸康元年这次任命均作“都督征讨诸军事”。当时后赵石虎临

江,建康震惧,而有此任命,似作“征讨”是,兹从之。

[12]参《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条。

[13]见《资治通鉴》卷九十二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

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

[14]再如《晋书·礼志下》“成帝咸和(公元326——334年)

中,诏内外诸军戏兵于南效之场”,亦“外军”非地方上军队

之强证。

[15]陈骞、石苞、州泰、胡质等人的军队数字,史均不载。

王基史虽称他督城东、城南二十六军,可是不能肯定全部是

他原来都督的军队,因为也有可能司马昭临时拨一部分军队

给他指挥,所以无法计算。不过据《三国志·魏书·毋丘俭

传》、《诸葛诞传》,他二人作为扬州都督,全统有

五、六万至十多万人,则王基作为扬、豫二州都督不会相差

很远,假定统

七、八万人;石苞是监青州诸军次之,陈骞作为将军,州泰、

2

胡质作为州刺史又次之,加在一起,说一共有二十多万人,

似乎是可能的。

[16]如魏帝不在军,司马昭虽可指挥地方上的军队,大概靠

的是“承诏”,而不是都督中外的身分。证据是:在这之前司

马师征毋丘俭,魏帝虽未在军,但他指挥王基仍通过“诏”,

即“承诏”;王基也把这种指示叫“君令”,见《三国志·魏

书·王基传》。“承诏”一语,见同书《王凌传》。

[17]如越智重明《领军将军与护军将军》一文即持此见解,

载《东洋学报》44卷1号。

[18]以上事又见《资治通鉴》卷七十五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公

元249年)。

[19]《三国志·魏书·傅暇传》注引《博子》“河南尹内掌帝

都,外统京畿”,勉强可属此类,是极特殊情况。

[20]《晋书·石崇传》。

[21]参拙文《关于汉代御史中丞的‘出外’、‘留中’问题》,

载《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3年第4期。

[22]《太平御览·职官三一》引魏王肃“论秘书表”,称秘书

“职近日月”,即接近皇帝之意。《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明

帝泰始元年(公元465年)胡注:“秘书省,……在禁中”。《梁

书·吕僧珍传》“直秘书省”,“性甚恭慎,当直中,盛暑不敢

3

解衣”。

[23]稍后例如《南史·朱异传》:“自徐勉、周舍卒后,外朝

则何敬容,内省则异”。时何敬容为尚书令,在宫城内、禁中

外的朝堂理事,故称“外朝”;朱异为侍中兼中书舍人,门下

省、中书省俱在禁中,故称“内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

十八武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胡注不准确。

[24]参《文献通考·兵考二》。

[25]中尉之“中”,应是“中都官”之“中”,而非宫中之中。

中尉以保卫中都即京师而得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司隶校

尉下师古注:“中都官,京师诸官府也”。

[2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

160页。

文档评论(0)

131****55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