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提高题及练习题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提高题及练习题答案

1。给以下划线的字注音、释义:

塞上风云()急暮砧()群山万壑()朔漠()

青冢()省识()渚清()霜鬓()

2。赏析下面,说说划线在诗中表达的深意。

(1)丛菊两开他日泪(2)群山万壑赴荆门

(3)一去紫台连朔漠(4)独留青冢向黄昏

答:。

3.律诗讲求对仗。试运用你掌握的知识,分析《登高》在对仗

上的特点。

答:。

4.近体诗讲究押韵,找出《咏怀古迹(其三)》诗中押韵

的字,说说律诗在押韵上有什么特点?

答:。

5.律诗的根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例《阁

夜》:前一层写秋夜江景;后一层咏卧龙跃马。试照此形式归纳这

三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体会杜甫律诗章法的严密。

(1)《秋兴八首》(其一):

(2)《咏怀古迹》(其三):

(3)《登高》:

6.学诗,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而且要经常自觉地积累这方

面的体会。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自己朗读《登高》的心得,你对其

有什么看法?

(1)诗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

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猿”、“鸟”二字语气加重,读音适当拉长。

(2)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

适当延长,有余韵。

(3)颈联上句写常年飘泊之苦,上联“万里”、下联“百年”

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

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愤怒的,宜急速读

出。

(4)尾联“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

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

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7.请根据注释,认真研读《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然后答

复以下问题:

摇落深知宋玉悲①,风流儒雅②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③。

江山故宅空文藻④,云雨荒台岂梦思⑤。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⑥。

注释:

①摇落:指宋玉《九辩》之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战国辞赋家。其作品首开悲秋主题。②

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

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③萧条

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落寞之感却是相同。④故

宅:故居。归州、荆州皆有宋玉故宅。空文藻:徒然留下文人之

名。⑤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

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

下。”荒台:即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

《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⑥最是两句:意谓最

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至今船只经过

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哪个

山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泯灭:消失。到今

疑:至今弄不清楚(宋玉《高唐赋》的讽谏之义)。

问题:

(1).对这首诗的解析不符合诗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写宋玉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才借诗赋流传后

世,这真是人生的最大悲哀。“亦吾师”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

承宋玉,同时暗示本诗旨意借悯惜宋玉,“以述其志”。

B.颔联承“亦吾师”而来,说明自己虽与宋玉相距长远,不同

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

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C.颈联写世人虽然没有遗忘宋玉。但只徒然欣赏他的文采词

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甚至曲解他的《高唐神女赋》,把一

个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聊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诗人伤心。

D.尾联写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虽然早已荡然无存,

但人们仍然关心它的兴亡,也更加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

神。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

论不停。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永存。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文档评论(0)

131****15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