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十三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docxVIP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十三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

萧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个人都在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选D.

2.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诗词或俗语中有关声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的产生不需要振动

C.“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中“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中“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将顺时针转动

D.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绕O顺时针转过5°,此时反射光线转过10°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由于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入射角应为90°-30°=60°,故A错误;

B.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那么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相等,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度,故B错误;

C.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将逆时针转动,故C错误;

D.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绕O顺时针转过5°,则法线也随平面镜顺时针转过5°,所以入射角增大5°,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增大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10°,由于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所以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0°,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透明薄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选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从A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的折射

D.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蜡烛B之间挡住B,从A侧看不到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故A错误;

B.透明玻璃板可以透光,可以成像,选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B正确;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从A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的反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蜡烛B之间挡住B,从A侧能看到像,故D错误。

故选B。

5.痴迷手机现象普遍存在,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能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的图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A

【解析】

【详解】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成因原理图是甲图,近视眼需要用发散透镜(凹透镜)进行矫正,故矫正原理图是丙,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kg的钢铁比1kg的棉花重

B.用圆珠笔写完一篇800字作文后,笔的质量不变

C.冰块熔化成水,质量变小

D.物体所含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1kg铁块与1kg空气的质量一样大,故A错误;

B.写字过程不断消耗油墨,笔芯内的油墨质量变小,则笔的质量变小,故B错误;

C.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改变,但其质量不变,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7.关于物质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和密度都变大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密度不变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料小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小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