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危险小圆珠安全课件
第一章
认识小圆珠的危险
小圆珠是什么?
小圆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它们可能是衣服上的装饰扣、玩具配件、珠宝饰品或手工材料。这些小圆珠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外形小巧圆润,直径通常在5-15毫米之间
表面光滑,容易滚动和滑落
材质多样,包括塑料、金属、玻璃等
颜色鲜艳夺目,对儿童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触感舒适,幼儿容易误认为是糖果或玩具
看似可爱,实则危险
一颗小小的圆珠,可能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
吸引力强
鲜艳的颜色和光滑的质地让孩子难以抗拒
体积小
容易被误吞或塞入鼻耳等部位
风险高
皮皮猴的故事开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幼儿园里的皮皮猴穿着妈妈新买的小背心来上学。这件背心上装饰着许多漂亮的红色小圆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
发现
皮皮猴低头看到衣服上的红色小圆珠,觉得特别好看,像一颗颗小樱桃
2
好奇
他用小手摸了摸圆珠,觉得又圆又滑,非常好玩
行动
皮皮猴忍不住用牙齿咬下一颗小圆珠,拿在手里开始玩耍
小圆珠的危险行为
危险游戏开始
皮皮猴把小圆珠放在鼻子上,试图让它保持平衡。他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还想展示给小伙伴们看。
突然,在他深吸一口气准备说话的时候,小圆珠顺着气流滚进了鼻孔,牢牢地卡在了鼻腔深处!
警示:儿童的鼻腔、耳道和气管都非常细小,小圆珠很容易进入并造成堵塞。
皮皮猴的危机
呼吸困难
小圆珠堵住了一侧鼻孔,皮皮猴感到呼吸不畅
脸色发红
因为缺氧和紧张,皮皮猴的小脸变得通红
惊慌哭喊
感到害怕和不舒服,皮皮猴大声哭喊起来
皮皮猴的哭声引起了正在旁边的大象老师的注意。大象老师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跑过来查看。当他了解到小圆珠进入了皮皮猴的鼻孔后,立即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别怕,孩子!老师马上带你去医院,医生会帮你取出来的!
大象老师的紧急处理
01
保持冷静
大象老师首先安抚皮皮猴的情绪,让他尽量用嘴巴呼吸,不要用力擤鼻子
02
联系家长
立即拨打皮皮猴家长的电话,告知情况并约定在医院见面
03
送往医院
快速但平稳地护送皮皮猴前往最近的儿童医院急诊科
04
专业救治
河马医生使用专业的医疗镊子,在内窥镜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小圆珠
整个过程虽然只有20分钟,但对皮皮猴和大象老师来说,却像经历了漫长的煎熬。幸运的是,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皮皮猴没有受到严重伤害。
及时救助,避免更大伤害
✓正确做法
保持冷静
安抚孩子情绪
立即就医
不自行取出
✗错误做法
用手指挖掏
用镊子自行夹取
让孩子用力擤鼻
拖延就医时间
⚠警示
不当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异物更深入体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章
为什么小圆珠危险?
了解小圆珠的危险性,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物品,究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严重的健康风险。
小圆珠进入身体的风险
鼻腔堵塞
进入鼻孔会造成呼吸困难、鼻出血、感染,长期滞留可能导致鼻腔溃疡
耳道损伤
塞入耳朵会影响听力、引发耳部疼痛和感染,严重时可能损伤鼓膜
气道梗阻
误吸入气管或支气管会造成窒息危险,这是最危急的情况,可能危及生命
消化道异物
误吞进入消化道可能导致腹痛、呕吐,尖锐边缘可能划伤食道或肠壁
根据医疗统计数据,每年有数千名儿童因误吞或误吸小物品而就诊,其中3岁以下幼儿占比最高。这些事故中,约15%需要手术取出异物,部分案例甚至造成了永久性伤害。
真实案例分享
案例一:紧急抢救
2023年3月,某市一名3岁幼儿在玩耍时误吞小圆珠,圆珠卡在气管入口处。家长发现后立即送医,医生紧急进行支气管镜手术,历时2小时才成功取出。幼儿在ICU观察3天后才脱离危险。
案例二:长期滞留
一名4岁女童反复出现鼻塞、流脓涕症状达两个月,家长以为是鼻炎。后经检查发现,鼻腔内藏有一颗塑料珠子,已引发严重感染和鼻腔黏膜损伤,需要长期治疗。
案例三:听力受损
某幼儿园小朋友将小圆珠塞入耳道,家长未及时发现。一周后因耳痛就医,发现圆珠已压迫鼓膜,造成了部分听力损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医生提醒
小物品误入体内的风险极大,可能造成窒息、感染、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家长和教师应时刻保持警惕,让危险物品远离儿童。
第三章
如何预防危险?
预防小圆珠伤害需要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安全意识、制定明确规则和培养良好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安全守则
1
远离小物品
不把小圆珠、扣子、硬币、电池、图钉等小物品放入口、鼻、耳中。记住:只有食物才能放进嘴巴!
2
用餐安全
吃饭时要安静专心,不大声说笑打闹,防止食物误入气管。细嚼慢咽,小口吃饭,不要边吃边玩。
3
入园规范
入园时不携带小物品、小玩具。选择没有装饰珠子的衣服,避免穿有松动扣子的衣物。
4
午休注意
午休时不玩衣服上的扣子和线头,安静躺好休息。如果发现扣子松动,要及时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名词单数变复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人大版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郑超然_程曼丽等)》.doc VIP
- T_CRES 0027-2025 离网型风氢储系统通用要求.pdf VIP
- 附件5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完成情况_202012011458.doc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GZ084舞台布景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pptx VIP
- 深度学习在图像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图像中的应用.ppt VIP
- 消防救援作战训练安全-消防救援队伍作战安全知识专题讲座.pptx VIP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应用文介绍传统文化写作素材(高级短语+优美句式+范文欣赏).doc VIP
- 消防队伍的训练与作战.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