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绿色优质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可持续防治路径探讨
水稻作为全球范围内至关重要的粮食资源,其高品质需求日益增长。然而,气候变化、土壤退化以及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已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提升和稳定的关键障碍。近年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水稻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采用精细化管理与生态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农户能够在确保稻米品质的同时实现产量的提升。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进步,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挑战亦日益严峻,传统的农业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一、精选水稻品种并科学处理
1、优选良种
在栽培绿色水稻的过程中,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农户需依据本地的气候特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土壤特性,审慎挑选适宜本地气候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在选定种子后,必须从正规的种子供应商采购,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即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且种子水分含量应保持在13%以下。任何陈化劣质的种子均不得使用,以确保绿色水稻种植的品质与产量。
2、水稻种子处理
采用风选法和盐水选种法,对水稻种子进行精心挑选,确保剔除所有杂质、残缺以及不饱满的劣种,仅保留品质上乘、颗粒饱满的水稻品种。进行种子晾晒。在阳光充足的天气条件下,选择在8~10点和15~17点这两个时段进行水稻种子的晾晒,以避免高温对水稻幼苗造成潜在伤害。经过适当晾晒的种子,其发芽率和活性均会有所提升,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种子进行灭菌处理。使用生石灰或多菌灵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这两种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确保种子的健康生长。进行适宜温度下的培养。将经过浸水和灭菌处理的水稻种子,置于30%恒温条件下进行催芽。待其开胸露白后,再进行控温炼芽,待芽长至1mm时,晾置3~6h,即可进行播种。
二、水稻育苗准备
1、秧盘育苗准备
适合机插的稻苗需要用秧盘育苗。通常水稻机插需要25~28张穴盘1667m2,长宽深分别为58cm×30cm×2.5cm,或58cm×25cm×2.5cm的穴盘31~32个。如果是杂交水稻,要求15~18张58cm×30cm×2.5cm的穴盘,20~24张58cm×25cm×2.5cm的穴盘。盘底要有渗透水孔。如果是软盘,盘底部的深孔直径为0.3cm,孔距为3cm,破碎率小于1.5%,贯通率大于99.5%。要把软盘放入45°C水软化2h以上。在-20%的低温环境中保存2h而不开裂。
2、水稻种植营养土准备
水稻种植时,应选择肥沃且疏松的土壤作为苗床土,最好是经过秋耕翻耕处理的。土壤应保持清洁、疏松,无杂质和细菌。适宜的土壤酸碱度范围为5.5~7.0播种前60d,必须先对土壤进行处理,接着进行旋耕,施用45%的三元复合肥70kg/667m2,然后用旋耕机翻耕2~3次。之后,将15cm厚的泥土堆集起来,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促进其充分分解。直到泥土能够揉成一团但又能在触碰时散落,这时才能进行筛分。筛分后的土颗粒大小不应超过0.5cm,其中0.2~0.4cm的土颗粒比例应不少于60%。筛分后,再次覆盖塑料薄膜以促进催熟。如果土壤的pH值超过7.0,需要使用过磷酸钙进行调整。若之前未施用过肥料,在移栽前15d可以施用旱苗壮秧剂,每100kg细土中加入0.5~0.8kg的旱苗壮秧剂。
3、水稻育苗田准备
选择地块时应考虑排灌便利性、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秧苗与大田的比例应控制在大约1:70~90播种前约10d,需对秧苗进行适当处理,并确保秧板田的平整。水稻种植时,建议使用非织造布覆盖,苗床宽度应保持在130~140cm;若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则苗床宽度以140~150cm为佳。秧板田沟的宽度不应超过30cm,深度也不应超过20cm?在育秧田周围,应设置一条沟渠以保证排水畅通。播种前,务必先湿润田面,待水分充分渗透后再进行播种。
4、水稻机械化耕整田
由于土壤条件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育秧前必须仔细进行整地工作。在耕作过程中,应加强机具的使用,以提升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充分考虑水田的具体条件,并灵活地确定作业方向,确保作业能够顺利进行至田地的尽头。
在机械转移过田埂时,需要将机械抬高20cm以避免损伤。选择合适的土壤湿度进行耕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耕作效果。使用微耕机、拖拉机(功率超过37kw配合铧式犁、旋耕机等耕作机具,以确保避免重耕或漏耕现象。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采用旋耕法的田块,每2-3年进行1次翻耕,以降低土壤紧实度,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耕作层的厚度应适当控制,一般维持在20cm左右,既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最佳深度约为6cm,同时要确保水田的高度不超过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亩双收__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分析.docx
- 北方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深入探讨.docx
- 北方干旱地区山杏苗木培育技术与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探讨.docx
- 北方干旱地区实施免埋式节水滴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docx
- 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docx
-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马铃产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ocx
- 草鱼科学高效养殖技术及常见病害针对性防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ocx
- 侧柏容器育苗方法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合理应用分析.docx
- 刍议大豆与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期间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
- 滁州水稻各生育期受气候环境影响的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总结.docx
- 马铃薯提质增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的应用策略探讨.docx
- 门源马铃薯种薯本地化繁育与栽培技术融合发展的研究.docx
- 免耕作秸秆覆盖模式下大豆栽培技术核心优势及全程操作流程分析.docx
-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多因素发病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探讨.docx
- 囊谦茄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多方面防控技术科学研究.docx
-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精准诊断技术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docx
-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和综合有效防控技术的总结分析.docx
- 牛羊群体中布鲁氏菌病的诱发因素及核心症状影响研究.docx
- 农机化新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高效应用及推广新思路探讨.docx
- 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应用成效探索.docx
最近下载
- DB23T 3491-2023 企业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应急预案编制指南.pdf VIP
- DB23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课件.ppt VIP
- 2025年货运管理岗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黄山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7.docx VIP
- DB23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pdf VIP
- NB-T+10310-2019+压缩机辅助加热用电加热带(线).docx VIP
- DB13_T 6161-2025 乡村振兴村域特性与产业发展适配性评价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