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上海中国中学高一(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pdfVIP

2024学年上海中国中学高一(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

徐汇区中国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应用(8分)

1.按要求填空。(6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选择。(2分)

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分)

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年未曾谋面的故人在秋风中相视笑。

B.王老师在课后回答同学的问题时总是那样温柔耐心,不厌其烦,真是“润物组无

声“。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关在书斋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的。

D.小黄自己家境贫寒,却还想资助小李,小李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1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________。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

是他们的命根。

①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②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土”字用得很好

③那些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④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二阅读(5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10分)

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

钟锦

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

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

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

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

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

总得到六七岁吧。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识一个朋友,据

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而从六七岁到

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

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

试题

语文

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

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眠①起茧的。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

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

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

“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

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但

那实在不是一个给孩子的好选本。《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

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

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

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

点无疑是重要的。然而,自《唐诗三百首》流行以来,如此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

忘了。大家首先考虑的反倒是,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是名篇。

⑤我想,先生的这个选本在出版后反响极好,也许不经意间唤醒了家长对这个朴素

道理的注意。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序言里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

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

文档评论(0)

七彩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致力打造优质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