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VIP
VIP
PAGE/NUMPAGES
VIP
超厚顶板模板支撑方案:给“厚重顶板”搭好“承重骨架”
干建筑施工的老伙计们都知道,超厚顶板(一般指厚度超过300mm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常见于地下车库、设备机房、商场中庭等)施工就是个“重量级挑战”。这玩意儿自重加钢筋重量,每平方米能达到上千公斤,相当于在头顶上悬着几头大象。以前见过不少项目,要么为了省成本少放支撑立杆,要么立杆间距没算准,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突然下沉,顶板出现裂缝,严重的甚至整个支撑体系垮塌,不仅要返工赔钱,还可能出安全事故。
其实,超厚顶板的模板支撑,就像给胖子搭“承重脚手架”——不仅要够结实,还得布局合理,不然撑不住。今天我以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年,经手过几十个超厚顶板项目的“老施工人”身份,给大家拆解一份实用的“超厚顶板模板支撑方案”,帮大家给超厚顶板搭好“承重骨架”,让施工既安全又省心,避免“塌顶”“裂板”的糟心事。
一、前期准备:算准“承重账”,不打无准备的仗
搭超厚顶板模板支撑,第一步不是往现场运钢管,而是先坐在办公室里“算账”——算清楚顶板有多重、支撑体系要扛多大荷载、用什么材料才够劲。这一步就像盖房子先算地基承载力,算不准后续肯定出问题。重点要做好三件事:荷载计算、材料选型、图纸深化。
首先是“荷载计算”,摸清“顶板到底有多沉”。得把所有压在支撑体系上的重量都算进去,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顶板自重,比如300mm厚的C30混凝土,每立方米重2400公斤,一平方米就是0.3×2400=720公斤;二是钢筋重量,超厚顶板钢筋密,每平方米能有100-200公斤;三是施工荷载,比如工人站在上面操作、混凝土泵管的冲击力,每平方米按200公斤算;四是附加荷载,比如模板自重、风雪荷载,再额外加10%的安全系数。有个项目算下来,每平方米总荷载超过1200公斤,要是按普通顶板的支撑方案来,肯定撑不住。计算时要注意,不能“拍脑袋估算”,得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里的公式来,算完后还要找技术负责人复核,确保“账算得准”。
然后是“材料选型”,选对“承重的家伙事儿”。支撑体系的核心材料是立杆、横杆、立杆底座、顶托和模板,这些材料得“够强度、够刚度”,不能用次品。立杆首选Φ48×3.5mm的钢管,屈服强度要达到235MPa以上,不能用生锈、弯曲、有裂缝的;横杆和立杆配套,同样要选合格钢管;立杆底座要用100×100×8mm的钢板底座,增大受力面积,防止立杆陷入地面;顶托要选可调节的,丝杠直径不小于38mm,防止滑丝;模板用18mm厚的覆膜胶合板,抗弯强度要够,不能一压就弯。有个项目图便宜用了Φ48×2.75mm的薄壁钢管,结果立杆变形,幸好发现及时没出大事,后来全部换成厚壁钢管才放心。
最后是“图纸深化”,画好“支撑布局图”。不能只看建筑施工图,要结合现场情况把支撑方案细化成“可落地的图纸”:比如立杆怎么摆,间距多少(一般超厚顶板立杆间距控制在600-900mm,荷载大的话还要加密);横杆设几道,第一道离地面多高(一般扫地杆离地面200mm,往上每1.5米设一道横杆);立杆要不要设剪刀撑(必须设,纵向和横向每隔4-6米设一道,角度45-60度);还有后浇带、洞口周边怎么加强支撑。图纸上要标清尺寸、材料规格,让工人一看就知道怎么搭。有个项目在设备机房顶板施工时,因为没深化洞口周边支撑图纸,工人随便搭了几根立杆,结果浇筑时洞口附近模板下沉,后来返工花了十几万。
二、支撑体系设计:搭好“骨架结构”,让每根杆都“受力均匀”
超厚顶板支撑体系就像人体的骨架,得让颈椎、腰椎、腿骨合理受力,不然某根骨头断了,整个身体就垮了。设计时要重点抓好立杆布置、横杆与剪刀撑设置、节点连接这三个关键,确保“荷载传得稳、受力不集中”。
(一)立杆布置:摆好“承重腿”,避免“受力不均”
立杆是支撑体系的“腿”,必须摆得合理,让每根立杆扛的重量差不多。首先要“均匀布置”,不能东密西疏,比如荷载均匀的区域,立杆按800×800mm的正方形布置;荷载大的区域(比如顶板加厚处、有梁的地方),要加密到600×600mm,甚至更小。其次要“对齐成线”,立杆上下要垂直,纵向和横向都要在一条直线上,不能歪歪扭扭,不然受力会偏向一侧,容易变形。还要注意“避开薄弱点”,立杆不能直接落在松软地面上,要是地面没硬化,得先铺100mm厚的碎石垫层,再放钢板底座;要是在楼板上搭设(比如二次结构施工),要先验算楼板承载力,不够的话得在下层对应位置加支撑。有个项目在地下车库施工时,立杆落在没硬化的泥土地上,没铺碎石,浇筑时立杆下陷,导致顶板出现裂缝,后来只能注浆修复。
另外,“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