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硼氢化锂-氢化镁-铝氢化物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机理、优化与应用展望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能源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众多可替代能源中,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储量丰富等优势,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望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国际能源署预测,2020-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将从28%上升至91%,氢能占比将从不足1%上升至14%。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布了氢能战略,2030年主要经济体规划的可再生氢规模已经超过5000万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产消国,氢能年产量已超3500万吨,且在氢能产业链“制储输用”各环节均取得积极进展。
然而,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一直是制约氢能广泛应用的瓶颈。由于氢通常以气态存在,具有易燃、易爆、易扩散属性,对存储和运输条件要求异常苛刻。当前,常用的储氢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等。高压气态储氢需将氢气压缩至高压状态,对储氢容器要求高,成本也较高;液态储氢则需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度使其液化,能耗大且储存过程中存在蒸发损失;而固态储氢是利用固体材料与氢气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将氢气储存于材料晶格中,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是未来高密度安全储存利用氢能的发展方向。
在固态储氢材料中,硼氢化锂(LiBH_4)、氢化镁(MgH_2)和铝氢化物(如LiAlH_4、NaAlH_4)等因其较高的理论储氢容量而备受关注。硼氢化锂的理论储氢容量高达18.5wt%,氢化镁的理论储氢容量为7.6wt%,铝氢化物如LiAlH_4的理论储氢容量也可达10.6wt%。但这些单一的储氢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硼氢化锂放氢温度高、放氢过程复杂;氢化镁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缓慢、热力学稳定性过高导致放氢反应工作温度高;铝氢化物同样存在高解吸温度、较差的可逆性和缓慢的动力学等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复合体系储氢材料。通过将不同的储氢材料进行复合,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望改善储氢性能,如降低放氢温度、提高吸放氢速率和循环稳定性等。例如,将硼氢化锂与其他材料复合,可能通过改变其晶体结构或电子云分布,降低其放氢难度;氢化镁与催化剂复合,可借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加速氢原子的扩散和反应,从而提高吸放氢动力学性能;铝氢化物与合适的添加剂复合,或许能优化其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因此,研究硼氢化锂-氢化镁-铝氢化物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对于开发高性能固态储氢材料、推动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复合体系储氢的机理,为新型储氢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还可能为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难题提供新的途径,促进氢能产业的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硼氢化锂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聚焦于其储氢性能的优化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的探索。国外一些研究团队通过对硼氢化锂晶体结构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特定的掺杂方式可以改变其电子结构,进而影响其储氢性能。例如,有研究尝试在硼氢化锂中引入过渡金属元素,试图利用过渡金属的特殊电子轨道特性来降低硼氢化锂的放氢温度。在复合体系研究中,国外已开展了硼氢化锂与碳材料复合的相关工作,发现碳材料的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分散性能够改善硼氢化锂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但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提升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对于硼氢化锂的研究也在积极展开,一些科研机构致力于开发新的制备工艺,以提高硼氢化锂的纯度和稳定性,进而提升其储氢性能。同时,在复合体系研究上,国内团队也在尝试不同的复合方式和材料组合,如硼氢化锂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复合,利用MOFs的多孔结构和可调控性,为硼氢化锂提供更多的储氢位点,但目前该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和稳定性还需要深入研究。
关于氢化镁,国内外研究重点集中在改善其吸放氢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上。国外在氢化镁储氢性能优化方面,通过添加各种催化剂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采用纳米结构的催化剂,能够极大地增加催化剂与氢化镁的接触面积,提高催化效率,从而显著降低氢化镁的放氢温度。在复合体系研究中,国外团队研究了氢化镁与其他氢化物的复合体系,发现通过合理的复合比例和制备工艺,可以实现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提升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国内在氢化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科研人员通过机械球磨等方法制备了多种掺杂氢化镁复合材料,发现某些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可以有效降低氢化镁的吸放氢活化能,提高其吸放氢速率。同时,国内也开展了氢化镁与陶瓷材料复合的研究,利用陶瓷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提高氢化镁在高温下的储氢稳定性,但目前该复合体系在循环稳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胡桃夹综合征对肾脏病理生理改变的深度剖析:临床与实验双重视角.docx
- 中国西南地区双菱藻属植物的分类学解析与生态洞察.docx
- 尕海湿地泥炭土理化特性:生态基石的深度剖析.docx
- 特异性亲和MOF色谱材料:制备、对含二硫键化合物的识别与分离研究.docx
- 基于体素SPECT剖析颞叶内侧面癫痫脑血流灌注动态演变.docx
- 以质取胜:YT质监政务服务窗口服务质量的深度测评与优化路径.docx
- 穴位埋线疗法:顽固性葡萄膜炎复发防治的新视角.docx
- 苗带深松错位种植:解锁春玉米冠层与物质生产潜力.docx
- 现代休闲娱乐空间室内光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研究——基于“光影赋能”的空间体验重构.docx
- “苏帅”苹果关键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解析与应用展望.docx
- 亚麻籽在豁眼鹅养殖中的多维效应探究:繁殖、蛋品质与子代脂质代谢.docx
- 洪湖优势沉水植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的耦合关系及生态启示.docx
- 非均匀有限弹性变形理论:原理、模型与工程应用探究.docx
- 光折变介质中孤子与光诱导缺陷孤子的特性与应用研究.docx
- 氦-3热力学性质和传输性质研究:从量子特性到工程应用的前沿探索.docx
- 汉语耳语音声道特性剖析及其在耳语感知研究中的多元应用.docx
- 温州浅埋暗挖过街地道:软粘土特性、施工环境效应与优化策略.docx
- 十溴二苯醚与Cd复合污染: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响应及生态毒理解析.docx
- 一类四维非线性动力系统七次超规范形:理论、计算与应用洞察.docx
- 图的k - 限制边连通度:性质、算法与应用深度剖析.docx
最近下载
- 实验1仪器的认领、洗涤与干燥..pdf VIP
- 四川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一件事”全链条安全风险防控要点清单(3).pdf VIP
- 航空母舰章节及期末答案.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六 职业决策行动.pptx VIP
- 2025年新加坡品牌100强.pdf
- 通过纳米粒子熔解再析出提高材料抗辐照的方法.pdf VIP
- 风电项目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docx VIP
- 美丽山城重庆特色介绍旅游攻略.pptx VIP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doc VIP
- 德龙全自动咖啡机 De'Longhi MAGNIFICA ESAM 4500.S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