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技术研究:多维协同优化与实践应用
一、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挑战
(一)储层裂缝发育特征解析
宏观裂缝分布规律
姬塬油田长8油藏以垂直裂缝和高角度裂缝为主,受构造运动与岩性差异影响,裂缝呈局部充填或半充填状态,控制储层渗流系统。成像测井显示,裂缝段渗透率较非裂缝段提升1.2-1.7倍,形成相对高渗带,显著影响注水开发效果。在姬塬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由于这些宏观裂缝的存在,注入水容易沿着裂缝快速流动,导致油井水淹现象频发。例如,在某些区域,注水后短时间内油井含水率急剧上升,产油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微观裂缝渗流特性
薄片分析表明,粒间孔与裂缝沟通形成复杂渗流通道,微裂缝开度0.2-0.5mm,长度小于2mm,以石英颗粒穿切缝和溶蚀缝为主。裂缝发育改变岩石孔渗性,使低渗透储层具备局部高效渗流能力,但加剧了平面非均质性。在微观层面,微裂缝虽然尺寸较小,但它们相互交织,为油气的流动提供了更多的路径。然而,这种复杂的渗流通道也使得油气在储层中的分布更加不均匀,增加了开采的难度。比如,在一些微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油气在微裂缝和粒间孔中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存在很大差异,导致部分区域的油气难以被有效开采。
(二)开发矛盾与井网适应性问题
水驱低效与剩余油分布
裂缝主方向注水易导致油井水淹,侧向井受效不足,如姬塬油田罗1区加密前侧向井见效比例仅35%,井间剩余油富集。XX油田因裂缝方向性强,注水压力上升快,含水年上升率达8%,传统反九点井网难以适应裂缝性渗流特征。在姬塬油田罗1区,由于裂缝的存在,注水时水优先沿着裂缝主方向流动,使得主方向上的油井迅速水淹,而侧向井却难以得到足够的注水补充,导致产能低下。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使得大量剩余油滞留在井间,降低了油藏的采收率。
井网密度与渗流阻力矛盾
低渗透基质渗透率普遍低于1×10?3μm2,启动压力梯度高,常规井网(300m井距)难以建立有效驱动体系。大庆外围油田实践显示,加密前单井控制储量达50×10?t,井网密度不足导致储量动用程度仅40%。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基质渗透率极低,油气的流动阻力很大,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驱动。常规井网的井距较大,使得井间的压力传递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驱动体系。这就导致了部分储量无法被有效开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井网加密关键影响因素与技术原则
(一)地质因素驱动的加密适应性分析
裂缝方向性与井排布局
裂缝的方向性对井网加密的影响至关重要。以XX油田为例,该油田的近东西向主裂缝渗透率高达6.97×10?3μm2,是其他方向渗透率的3-5倍。在这种情况下,井网加密必须遵循“主向控水、侧向加密”的原则。将井排方向与主裂缝夹角控制在30°-45°,能够有效避免注水沿裂缝窜进,提高注水的波及效率。如果井排方向与主裂缝夹角过小,注水会迅速沿着裂缝流动,导致油井水淹;而夹角过大,则无法充分利用裂缝的渗流优势,影响开发效果。因此,合理控制井排方向与主裂缝的夹角,是实现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之一。
储层物性与加密尺度匹配
储层物性是决定井网加密尺度的关键因素。对于渗透率小于0.5×10?3μm2的超低渗储层,合理井排距需通过生产压差法进行精确计算。以姬塬油田长8油藏为例,在加密前,由于井排距较大,启动压力梯度高达0.8MPa/m,导致油气难以流动,储量动用程度较低。通过加密调整,将排距缩小至150m后,启动压力梯度降至0.5MPa/m,有效改善了渗流效率,油气能够更顺畅地流向井底,提高了油藏的开发效果。这表明,根据储层物性合理调整井网加密尺度,能够有效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率。
(二)开发技术原则与井网优化目标
注采系统协同调整策略
针对裂缝性油藏的特点,提出“线状注水+侧向加密”模式,旨在通过优化注采系统,提高注水波及系数和采收率。以大庆朝阳沟油田为例,该油田将原有的反九点井网调整为矩形五点井网,并将加密井沿主裂缝垂直方向部署。调整后,注水波及系数提升了22%,有效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这是因为矩形五点井网能够更好地适应裂缝的方向性,使注水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油藏中,减少了水窜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这种注采系统协同调整策略,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动态监测与加密时机优化
动态监测是确定加密时机的重要依据。通过压力恢复测试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可以准确掌握油藏的压力分布、剩余油分布等信息。研究表明,当采出程度达30%-40%时,剩余油分布相对集中,且井间干扰效应最佳,此时进行井网加密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采收率。姬塬油田在2017-2018年进行的加密试验显示,在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双水稻品系剖析穗部性状遗传与DNA多态性关联及育种启示.docx
- NIX与miR-520h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关联研究.docx
- 鳞叶藓科鳞叶藓属分类学的深度剖析与修订.docx
- 含能化合物高品质晶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docx
- 高温超导人工晶界磁通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的深度剖析.docx
- 德州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利益关系的深度剖析与协调策略研究.docx
- 大棚黄瓜多次施用代森锰锌对土壤锰、锌累积效应及生态风险研究.docx
- 制备可控制性大鼠胶质瘤活疫苗的实验研究.docx
- BaTiO₃基复合NTC热敏电阻材料:微观形貌与电学性能的关联性探索.docx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Th17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究.docx
最近下载
- 船用螺旋桨急冷铸造技术.pdf VIP
- 降低crrt非计划下机率成果报告书.doc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高教社2024版课件合集-第十讲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第十一讲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pdf VIP
- 船用螺旋桨.pdf VIP
- 结核病区消毒隔离护理管理规范.pdf
- 202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pptx VIP
- 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造价咨询设备配备方案.docx VIP
- 船用螺旋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