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下语文题目及答案_精选试题解析与知识点汇总.docxVIP

初中七下语文题目及答案_精选试题解析与知识点汇总.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七下语文题目及答案_精选试题解析与知识点汇总

一、基础知识板块

(一)字词辨析类题目

1.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菜畦(qí)讪笑(shàn)人迹罕至(hǎn)

B.骊歌(lí)踱步(duó)祈祷(qǐ)鲜为人知(xiǎn)

C.澎湃(bài)哺育(bǔ)懊悔(ào)鞠躬尽瘁(cuì)

D.屏障(píng)可汗(hán)字帖(tiē)锲而不舍(qiè)

答案:A

解析:B选项中“祈祷”的“祈”应读“qí”;C选项中“澎湃”的“湃”应读“pài”;D选项中“字帖”的“帖”应读“ti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字词读音的掌握,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注意一些易读错的字,如“祈”“湃”“帖”等。

2.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撺掇屏嶂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B.懊悔撺掇锋芒毕露一拍即合

C.撺掇屏嶂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D.撺掇屏嶂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答案:B

解析:A、C、D选项中的“屏嶂”应写作“屏障”。“障”有阻挡、遮蔽的意思,而“嶂”一般指直立像屏障的山峰,所以这里用“屏障”更合适。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能力,学生要注意一些形似字的区别,如“障”和“嶂”,同时在书写时要认真仔细。

(二)病句辨析类题目

1.题目: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选项中“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选项中“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可删去“不”。病句辨析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表意重复等,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病。

(三)文学常识类题目

1.题目: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选项中都德是法国作家;D选项中《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较广,涉及到作家作品、文学体裁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了解不同作家的代表作以及作品的体裁特点等。

二、文言文阅读板块

(一)《孙权劝学》

1.题目: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答案:(1)当道,当权;(2)推托;(3)研究儒家经典;(4)粗略地阅读。

解析:这些字词都是《孙权劝学》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其含义。“当涂”在古代有“当道、当权”的意思;“辞”在这里是“推托”的意思;“治经”指研究儒家经典;“涉猎”是“粗略地阅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重对重点字词的积累,结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

2.题目: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2)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解析: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才略”“非复”“更”“刮目相待”“见事”等,同时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和表意准确。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既要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又要使译文通顺易懂。

3.题目: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一个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无论年纪大小、基础如何。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通过分析孙权劝学的过程和吕蒙学习后的变化,可以总结出文章所传达的道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仅要理解字词和句子的意思,还要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所蕴含的道理,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二)《木兰诗》

1.题目: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答案:B

文档评论(0)

187****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