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未找到bdjson小麦除草培训课件演讲人:日期:
目录ENT目录CONTENT01杂草识别基础02除草药剂知识03施药技术规范04药械应用实操05特殊情况应对06综合管理策略
杂草识别基础01
麦田常见杂草种类图谱禾本科杂草包括野燕麦、看麦娘等,叶片呈线形,叶脉平行,茎秆中空,根系发达,与小麦竞争养分能力极强。阔叶杂草如荠菜、播娘蒿等,叶片宽大,叶脉网状,茎秆多分枝,开花期易辨识,需重点防控以避免籽实扩散。莎草科杂草以香附子为代表,茎秆三棱形,叶片狭长,地下块茎繁殖力强,需结合深翻与化学防治综合处理。
抗药性杂草如菟丝子无叶绿素,茎蔓缠绕小麦植株吸取养分,需早期人工拔除并配合土壤消毒。寄生性杂草入侵物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迅速,根系分泌化感物质抑制小麦生长,需封锁疫区并机械铲除。部分杂草如日本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产生抗性,表现为施药后仍快速再生,需轮换用药或采用复合配方。恶性杂草特征辨识
不同生育期杂草形态差异苗期杂草子叶与真叶形态差异显著(如荠菜心形子叶),此时化学防治效果最佳,需结合苗情精准施药。拔节期杂草开花结实后(如播娘蒿角果形成),此时防治需以阻断种子散播为目标,优先人工拔除并焚烧处理。茎节伸长且叶片增多(如野燕麦分蘖达5-7个),需选用内吸性除草剂确保药剂传导至根系。成熟期杂草
除草药剂知识02
通过阻断杂草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导致能量合成中断,适用于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如莠去津、西草净等。模拟植物内源激素(如生长素)的作用,扰乱杂草正常生长发育,对阔叶杂草效果显著,如2,4-D丁酯、氯氟吡氧乙酸等。通过抑制关键酶(如ALS或EPSP合成酶)阻断杂草必需氨基酸合成,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均有效,如烟嘧磺隆、草甘膦等。破坏杂草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微管形成,导致生长停滞,主要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如精喹禾灵、炔草酯等。作用机理与除草谱分类抑制光合作用类药剂激素干扰型药剂氨基酸合成抑制剂细胞分裂干扰剂
主流药剂特性对比内吸性与触杀性差异内吸性药剂(如草甘膦)通过杂草吸收后传导至全身,适合多年生杂草;触杀型药剂(如百草枯)仅作用于接触部位,见效快但防除不彻底。环境适应性部分药剂(如2甲4氯)在低温下效果下降,需根据气候条件调整施用时机。持效期与安全性苯磺隆类药剂持效期长但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而双氟磺草胺持效期适中且对小麦安全性高。抗性风险与管理长期单一使用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易导致杂草抗性,需与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轮换使用。
科学选药原则根据田间优势杂草种类选择对应除草谱的药剂,如以看麦娘为主的地块优先选用炔草酯或精恶唑禾草灵。靶标杂草匹配性黏土地区优先选用土壤处理剂(如异丙隆),沙质土需减少用量以防淋溶;干旱条件下选择耐干旱型药剂(如唑啉草酯)。土壤与气候因素在小麦分蘖期至拔节前选用安全性高的药剂(如啶磺草胺),避免孕穗期施用导致药害。作物生育期适配性010302采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混用或轮换方案(如ALS抑制剂与激素类药剂混配),延缓杂草抗药性发展。抗性综合治理04
施药技术规范03
杂草生长阶段识别根据杂草的叶龄、株高及生长密度判断防治关键期,通常在杂草3-5叶期施药效果最佳,此时杂草代谢旺盛且抗药性较弱。最佳防治时期判定小麦生育期匹配选择小麦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施药,避免药害风险,同时确保杂草充分吸收药剂。环境条件评估优先在无风或微风、气温10-25℃的晴天施药,避免高温或降雨前后作业,以防药效挥发或流失。
精准配比与浓度控制药剂选择与混配原则根据杂草种类选择内吸性或触杀性除草剂,严格遵循说明书配比,避免随意混用导致药害或降低药效。水量与喷施量计算每亩用水量控制在30-50升,依据杂草密度调整药液浓度,确保单位面积药剂覆盖均匀。二次稀释技术先以少量水溶解药剂母液,再逐步稀释至目标浓度,确保药剂均匀分散,减少沉淀或分层现象。
器械操作与防护要点作业前检查喷头雾化效果、压力表及管路密封性,确保雾滴粒径80-120微米,避免药液飘移或漏喷。喷雾器械校准操作者需穿戴防化服、护目镜、橡胶手套及口罩,施药后及时清洗暴露皮肤,防止药剂接触引发中毒。个人防护装备采用“Z”字形或扇形喷施路线,避免重喷或漏喷;剩余药液需按环保要求处置,严禁随意倾倒污染环境。作业规范与残留处理010203
药械应用实操04
喷雾器械校准方法喷幅测定在平坦地面喷洒清水,测量有效喷幅宽度,结合行走速度计算单位面积施药量,确保与理论值误差小于10%。压力表校验定期检查喷雾机压力表是否准确,工作压力需稳定在0.3-0.5MPa范围内,压力过高易产生飘移,过低则雾化效果差。喷头流量测试使用量杯收集喷头单位时间内的喷雾量,确保各喷头流量均匀一致,偏差不超过5%,避免药液分布不均导致除草效果差异。
匀速行走训练根据除草剂类型选择雾滴粒径,内吸性药剂宜用中细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