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先进事迹材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风家训先进事迹材料

家风如春雨润物无声家训似明灯照亮前路

——记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先进事迹

在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家庭以朴素的坚守诠释着家风的温度,以代代相传的智慧书写着家训的力量。有这样一户普通的工薪家庭,祖辈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父母是60年代生人,子女则是90后青年。三代人同堂而居,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将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家风家训融入血脉,化作行动,用40余年的坚守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这个家庭先后5次获评社区文明家庭,2次被街道评为最美家庭,其家风故事在社区广为流传,成为周边家庭学习的榜样。

一、家风家训:从祖辈箴言到家庭宪法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祖父常挂在嘴边的话。上世纪40年代,祖父出生于贫苦农家,经历过食不果腹的年代。他常说:穷日子过怕了,但不能忘了勤俭是根本。1980年,父母成家立业时,祖父将这句老话写在一块木牌上,挂在客厅正中央,郑重告诫: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不管日子多好,都不能丢了勤俭的本。

随着时代发展,父母又在家训中融入了新的内涵。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常教育子女:做人要实在,做事要本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母亲在社区工作时,遇到邻里纠纷总是耐心调解,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互相帮衬日子才能过得暖。久而久之,勤俭、诚信、孝亲、互助八个字成为这个家庭的家风宪法,祖辈定规矩、父母作表率、子女守传承,三代人用行动让这八个字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为了让家风家训落地生根,家庭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家庭会议:春节总结过去一年的践行情况,中秋规划下一阶段的传承目标。会议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2020年,全家约定每月节约100元公益金;2021年,开展每周为邻居做一件好事活动;2022年,子女发起旧物改造挑战赛......这些看似微小的约定,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家庭土壤,也让家风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二、勤俭持家:一粥一饭里的坚守

勤俭不是抠门,是对劳动的尊重。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这个家庭,勤俭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哲学。

厨房里,永远放着几个贴着标签的玻璃罐:一个装攒下的鸡蛋壳,用来做花草肥料;一个收集淘米水,用来浇灌阳台的蔬菜;还有一个存放旧纽扣、碎布头,母亲总说这些以后都能派上用场。阳台上,种着十几种蔬菜,从辣椒到番茄,从生菜到小葱,都是母亲用厨余垃圾自制的有机肥料种出来的。据统计,家庭每月通过自种蔬菜可节省开支约300元,一年下来就是3600元,这些钱全被存进了公益金账户,用于帮助社区困难家庭。

水电节约更是做到了精打细算。客厅的灯永远是最节能的LED灯,人走灯灭是铁律;洗菜水分三盆用:第一盆洗菜,第二盆拖地,第三盆冲厕所;家里的旧衣服从不随意丢弃,大的改小的,旧的变新的,子女小时候的校服,弟弟穿了哥哥穿,穿小了的衣服被母亲消毒后捐给了山区孩子。近10年,这个家庭累计捐赠旧衣物200余件,可装满3个大衣柜。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光盘行动的坚持。餐桌上,碗里永远一粒米不剩,哪怕是掉在桌上的米粒,母亲也会捡起来吃掉。父亲常说:农民种粮不容易,我们浪费的不是粮食,是良心。受此影响,子女在外就餐时,总是按需点餐,剩余食物必打包。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餐饮企业工作,还发起半份菜倡议,每年减少餐饮浪费约1.5吨。

三、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分量

答应别人的事,再难也要做到。这是父亲用一生践行的准则。上世纪90年代,父亲所在的工厂效益下滑,许多同事开始摸鱼,父亲却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打扫车间、维护设备,下班后主动加班学习新技术。车间主任劝他:都这样了,何必那么拼?父亲却说:厂子给了我饭吃,我得对得起这份工资。后来工厂改制,父亲主动承担了最苦的维修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从未出过一次安全事故,连续15年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者。

母亲的诚信故事在社区传为佳话。2008年,社区组织爱心捐款,母亲负责收款登记。一位老人捐了100元,却说自己捐了200元,母亲没有当场拆穿,而是悄悄补上了100元。事后有人问她为什么,母亲说:老人年纪大了,可能是记错了,我不能让她心里不安。还有一次,母亲帮邻居代缴水电费,多收了5元钱,发现后顶着大雨走了三站路把钱送了回去。邻居感动地说:5块钱您都这么认真,真是诚信的典范!

诚信的家风也深深影响着子女。儿子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参与一个桥梁建设项目时,发现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使用了不合格的钢筋。面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劝告,儿子坚持向上级反映,最终避免了安全隐患。虽然因此得罪了人,但他从未后悔:我爸常说,诚信是立身之本,丢

文档评论(0)

雪雪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