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pptx

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戊唑醇概述

2.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

3.戊唑醇使用方法

4.戊唑醇安全使用

5.戊唑醇与其他农药的混用

6.戊唑醇使用效果评价

7.戊唑醇使用案例分析

8.戊唑醇的未来发展趋势

01戊唑醇概述

戊唑醇简介药效特点戊唑醇具有优异的内吸性,可有效防治小麦多种病害,如纹枯病、白粉病等。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亩用量低,每亩仅需5-10克,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戊唑醇的防治效果高达90%以上。应用历史戊唑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小麦种植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戊唑醇已成为防治小麦病害的主要农药之一,累计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有效保障了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市场评价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戊唑醇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农药产品之一。消费者普遍认为戊唑醇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对环境友好,是值得信赖的农药产品。

戊唑醇的作用机理抑制麦胚戊唑醇通过抑制麦胚细胞的有丝分裂,阻断病原菌的生长发育,达到防治小麦病害的目的。研究表明,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率高达95%以上,对白粉病菌的抑制率也在90%以上。干扰酶活性戊唑醇能够干扰病原菌细胞膜上酶的活性,降低病原菌的生物合成能力,使其生长受阻。具体来说,戊唑醇可以抑制麦纹枯病菌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阻断信号传递戊唑醇通过阻断病原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干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实验证明,戊唑醇可以抑制小麦纹枯病菌中的MAPK信号通路,导致病原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戊唑醇的适用范围防治病害戊唑醇主要适用于防治小麦上的多种病害,如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能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小麦产量。据统计,使用戊唑醇后,小麦病害发生率可降低50%以上。适用作物除了小麦,戊唑醇还适用于玉米、水稻、大豆等多种作物,广泛用于防治这些作物上的叶斑病、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亿亩的作物使用戊唑醇进行病害防治。地理范围戊唑醇适用于我国南北各地的小麦种植区,包括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这些地区小麦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戊唑醇的推广使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

推荐剂量亩用量参考戊唑醇的推荐亩用量通常为5-10克,具体用量需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调整。在病害发生初期,可适当降低用量;在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增加用量。兑水量控制戊唑醇的兑水量一般为每亩30-50升,使用时要注意均匀喷雾,确保药液充分覆盖叶片。兑水量过多可能导致药效降低,过少则可能造成药害。安全间隔期使用戊唑醇后,小麦的收获前安全间隔期为14天,以确保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在收获前14天内禁止使用戊唑醇,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不同地区用量差异南北差异由于南北气候差异,戊唑醇在小麦种植区的推荐用量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病害发生频繁,推荐用量通常为每亩10克;北方地区病害发生相对较少,推荐用量为每亩5-7克。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对戊唑醇的吸收和残留有所影响。沙质土壤中戊唑醇的吸收较快,推荐用量可适当减少;黏质土壤中戊唑醇的吸收较慢,推荐用量应适当增加。病害程度病害程度也是影响戊唑醇用量的重要因素。在病害轻中度发生时,推荐用量为每亩5-7克;在病害严重时,推荐用量可增加到每亩10克以上,以确保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安全防护使用戊唑醇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和呼吸道接触农药。喷药时,要注意风向,避免药液飘散至人体或非目标作物。操作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和暴露部位。喷药时机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喷药,避免药液蒸发和飘散。喷药时间宜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药液蒸发和附着。避免在高温、强光下喷药,以防药害。合理用药按照产品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戊唑醇,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药害或环境污染。不要随意混合不同农药,以免发生化学反应或降低药效。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03戊唑醇使用方法

施药时间最佳时期戊唑醇的施药最佳时期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初期。一般而言,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是关键防治期,此时施药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每亩用量约5-10克。天气条件施药时宜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避免药液飘散至周边环境。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为较适宜的施药时间,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药液快速挥发和叶片吸收。连续喷药为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建议连续喷药两次,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药可确保病原菌无法适应,减少抗药性风险,同时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方式喷雾技术施药时应采用低容量喷雾技术,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叶片。使用手动或机动喷雾器时,注意调整喷头角度和距离,确保喷液均匀。每亩用水量控制在30-50升,避免药液流失。喷药顺序喷药时应先喷植

文档评论(0)

zhaoq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