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防震安全教育课件
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
什么是地震?地震的成因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地壳板块在不断运动中相互碰撞、挤压或分离,积累的巨大应力在某一瞬间超过岩层承受极限时,便会发生断裂和错动,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波,这就是地震。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造成破坏的地震约1000次。震级与烈度的区别震级衡量地震本身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常用里氏震级表示,每增加1级,能量增加约32倍。烈度则表示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点烈度不同。震中烈度最高,随距离增加而递减。5级以下轻微地震,人们基本无感或仅轻微有感5-7级中强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7级以上
地球内部构造
中国地震分布特点主要地震带分布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且强度大。我国大陆有五大地震带:华北地震带:包括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震青藏高原地震带:是我国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四川盆地地震带:龙门山断裂带是重点防震区域东南沿海地震带:包括台湾及福建沿海新疆地震带:天山和阿尔泰山地区地震频发重大地震案例12008年汶川地震8.0级,造成69,227人遇难22010年玉树地震7.1级,2,698人遇难32013年雅安地震
汶川地震影响范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波及四川、甘肃、陕西等10个省区市,破坏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防震减灾教训。
第二章:地震的危害认识地震的各种危害形式,才能更好地理解防震准备的重要性。地震不仅会直接造成建筑物倒塌,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对社会生活造成全方位的冲击。
地震造成的主要灾害类型建筑物倒塌地震造成的最直接、最严重的灾害。强烈的地面震动使建筑结构失稳,特别是抗震性能差的老旧建筑更易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地震破坏燃气管道、电力线路,极易引发火灾。由于消防通道被阻、供水中断,火灾往往难以控制,造成二次灾害。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火灾损失超过地震本身。滑坡与崩塌山区地震常引发大规模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超过20万处,掩埋了许多村庄和道路,严重阻碍救援工作。海啸海底地震可能引发破坏性海啸,巨浪冲击海岸,造成沿海地区严重灾害。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近2万人死亡或失踪。
震害现场的严重性这是地震后建筑倒塌的真实场景。钢筋混凝土结构扭曲变形,楼层如同纸牌一样层层压塌。在废墟中,每一秒都是生命的考验。这样的画面提醒我们:防震减灾不是空话,而是关系到每个人生命安全的现实问题。
地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交通系统瘫痪地震造成道路开裂、桥梁垮塌、隧道堵塞,使陆路交通中断。机场跑道损坏、铁路轨道变形,空运和铁路运输也难以进行。交通中断不仅影响灾民疏散,更严重阻碍救援物资和人员抵达灾区。通讯网络中断通讯基站倒塌、光缆断裂、供电中断,导致电话、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失效。这使得灾区与外界失去联系,救援协调困难,也让亲人间无法确认彼此安危,加剧恐慌情绪。供水系统破坏水管爆裂、水厂停运,导致饮用水供应中断,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和消防救援。电力供应中断发电厂损坏、输电线路断裂,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医院、应急指挥等关键部门运转。燃气泄漏风险燃气管道破裂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威胁居民安全,需要立即关闭阀门。
第三章:防震减灾的准备工作预防胜于救灾。做好充分的防震准备,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大大降低伤亡和损失。从家庭到学校,从个人到社区,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基本的防震准备知识。
家庭防震准备固定家具重物将书柜、衣柜等高大家具用L型金属角件固定在墙上,防止倾倒砸伤人。冰箱、热水器也要固定牢固。准备应急包应急包应放在易取位置,包含:瓶装水、压缩饼干、手电筒、收音机、急救药品、哨子、现金等。每半年检查更新一次。检查房屋结构定期检查房屋是否有裂缝,了解建筑的抗震等级。老旧房屋应考虑加固或搬离。掌握家中燃气、电源总阀门位置。制定家庭计划全家人应商定地震时的避难地点、疏散路线和联络方式。确保每个成员都知道如何关闭燃气和电源。应急包物品清单食品与饮水瓶装水(每人3升)压缩饼干或能量棒罐装食品医疗与卫生急救包(纱布、绷带等)常用药品消毒湿巾工具与通讯手电筒及备用电池收音机哨子、多功能刀
家庭防震安全布置科学的家居布置能够显著降低地震风险。图中展示了理想的家庭防震布置:重物放置在低处,家具牢固固定,床头远离窗户和悬挂物,应急包放在易取位置。每个家庭都应该参照这些原则检查和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学校和公共场所的防震措施安全疏散通道规划学校和公共建筑必须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志,确保通道畅通无阻。疏散通道应具备以下特点: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