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溜索》练习2
一、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腮()坠()盘桓()涓涓()
....
锱铢()顷刻()战战兢兢()
....
2.理解重要词句的词义。
盘桓:
锱铢:
千钧之力:
战战兢兢:
3.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18年5月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
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鹦哥溜索”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
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2015年11月,鹦哥大桥列为国家“索
改桥”工程开工建设。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
米,宽9米。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
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2)小明要把上面的新闻介绍给同学,又搜集了些材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问题,请你
帮助修改。
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地处乌蒙山区,对面是大凉山,山下是金沙江。【甲】由于
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
1998年,村里几户人家合伙修建了溜索,它除了独特的设计外,所处的高度达到了260米,
宽470米,不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亚洲最高溜索,开始主要依靠人力推,后来村里
通了电,溜索用上了电动机。因经济发展不上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乙】如今,村
里只剩下不足400多人,大都为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修改意见是:
。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修改意见是:
。
(3)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
下联:
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
下联: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起笔突兀,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B.第五段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以万丈绝壁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
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C.怒江的隐隐闷雷,马帮汉子的举止,山鹰的飞翔,衬托出环境的奇险。
D.小说出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
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溜索》,完成后面题目。
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①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5)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
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6)
②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
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
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15)
③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
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25)
2.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峡谷之险,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3.对比赏析第2自然段“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和第25自然段“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两句。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pdf VIP
-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pdf VIP
- 2025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育ppt完整版.pptx VIP
- ZXDU CSU500B(SV1.12.01)监控单元 用户指导.pdf
- VDA6.3.-2023过程审核培训教材.pdf VIP
- T-CECS 1049-2022 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docx VIP
- 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中小学《文明礼仪主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pptx VIP
- 广日G·Fre 载货电梯维修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