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50道选择题达标测试及答案.pdfVIP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50道选择题达标测试及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初一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50道选择题强化训练达标测试及答案

1.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作物得到较大推广B.政府注重兴修水利

C.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D.改进耕作技术,推广

新品种

2.明清时期,苏州出现了“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

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现象。这段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行业()

A.制瓷业B.造船业C.纺织业D.冶铸业

3.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集于燕”。这说

明“燕”()

A.商品经济活跃B.农业生产发展C.手工业发达D.百姓

富裕

4.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

值寸金”的城市是()

A.汉口B.苏州C.江宁D.北京

5.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县(今山东宁津县)大柳镇的统泰升记

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100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

1/13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佛山镇经

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万人。这充分表明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清代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取代地主阶级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有效抵制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6.晋商北走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开辟出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

纽,北越长城、蒙古,直达俄境西伯利亚、彼得堡及莫斯科的国际商道,

由此步入了辉煌时期。到了清朝,晋商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晋商活动范围非常广

B.晋商开拓了国外市场

C.晋商收益最大的行业是票号

D.晋商贸易枢纽是山西和河北

7.清朝前期为了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产作物是()

A.玉米、甘薯B.玉米、水稻C.小麦、水稻D.棉花、茶叶

8.清朝前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

天下足”的谚语。其主要原因是()

A.手工工场的出现B.耕地面积的扩大

2/13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C.回族的形成D.越南占城稻的传入

9.清朝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D)

A.水陆交通发达B.兴起了许多商业城镇

C.出现大型的商帮D.出现“交子”

10.明清时期,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晋商与徽商B.徽商与浙商

C.苏商与鲁商D.鲁商与晋商

11.苏州城阊门(西门)外之南濠黄家港,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

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

文档评论(0)

153****2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