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释放器的设置要求.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静电释放器的设置要求

(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2023)

第6.2.10条:防静电。对爆炸危险场所的生产设备及其他能产生静电危险的生产设备,应采取相应的接地,中和和跨接等消除静电危险的措施。

(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第6.3.5条:在易于产生静电的场所,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作业环境特点和物料的性质应采取相应的消除静电措施。对下列设备管线就作接地处理:a)生产、储存、装种输送被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b)用空气干燥、掺合、输送可燃的粉状塑料、树脂及其他易产生静电集聚的物料的厂房,设备和管道:c)在绝缘管线上配置的金属件等;d)其他。

(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

第4.2.10条: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配置个人防静电防护用品。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人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4)《爆炸性环境第26部分:静电危害指南》(GB∕T3836.26-2019)

第11.1条:在MIE小于10mJ的可燃性环境中,人员宜接地,防止携带静电电荷,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多数地板覆盖物和鞋底由绝缘材料制成,会导致与接地隔离。导致人体起电的机理很多,例如:

a)走过地板;

b)从座位上起来;

c)脱掉衣服;

d)触摸塑料制品;

e)容器中收集或倒出带电物质;

f)站在高度起电的物体如移动的输送带附近。

如果携带静电的人接触导电物体(例如,门把手、栏杆、金属容器),接触点会产生火花。人们不太可能看到、听到、甚至感觉到这种火花,但是火花能引起点燃。人体产生的火花能够点燃气体,蒸气,甚至更敏感的粉尘。

在MIE小于10mJ的可燃性环境中,人员宜接地,防止携带静电电荷,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使用导电性或耗散性地板,并确保人员穿耗散性鞋,人员可以很好地接地。在2区和22区危险场所,只有在连续产生电荷时,才需要人员接地。

注:通常情况下,人体获得的最不利的电压约20kV。人体电容通常约150pF,由此产生的最大存储能量约30mJ然而,由于人体皮肤的欧姆电阻较高,大约三分之二的存储能量会消失。因此,除了接触大型导电性工具,人体产生的火花最大等效点火能量仅10mJ。

第11.4条:人体接地辅助装置

如果耗散型防静电鞋不能为人员提供充分的接地,宜使用辅助接地装置,这些装置包括手环、足跟/足尖接地球和导电性鞋套。

选择的辅助装置宜能防止危险静电电荷积聚,同时也不会增加触电致死的风险。在多数实际情况下,确保对地电阻等于或小于100MΩ实现人员接地。通过接地装置防止触电在皮肤与地之间施加至少100kΩ的电阻。

基于皮肤接触和与地面的接触,尤其是在整个鞋子不与地接触时(例如,跪下时),接地有效性会被减弱。接地装置防止电击至少宜有100kΩ的电阻。

最简单的商用接地装置是一个加内置电阻的接地手环,防止电击的最小接地电阻约100kΩ。在通风罩中或其他不限制操作人员移动的场所,这种类型的手环最实用。如果需要紧急外出,则需要分离手腕系绳系统。黑子上可配带两个外置盘绕接地带,并配置神口附件,使用者可以把神口附件夫掉保留在身上。宜按照制造商规定的限值定期检查接地连续性。

(5)《油船静电安全技术要求》(GB42234-2022)

第4.2.3条:进入爆炸危险场所前,应在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处消除静电。

(6)《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第2.9.4条: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爆炸险环境的入口处外侧,应设置接地的裸露金属体,如栏杆、金属门、金属支架等。

第2.9.5条: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

(1)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套等,不得穿戴化纤衣物。

(2)工作台面应敷设导电橡胶板,凳子的座面应用导电材料制作。如果工作台、凳子的支腿是非金属材料或有塑料(橡胶)套脚时,则台及座面应有接地措施。

(3)地坪除应符合2.9.3规定外,尚应定期洒水和清除绝缘污物等。

(4)为了导走人体从外界带来的静电,操作人员进入场所前,应徒手或徒手戴防静电手套紧握按2.9.4要求而设置的接地金属体。

(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3097-2017)

第5.2.5条:在扶梯进口处,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设施,或者在已经接地的金属栏杆上留出1m长的裸露金属面。

(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第6.1.10条:使用静电消除器迅速中和静电:静电消除器是利用外部设备或装置产生需要的正或负电荷以消除带电体上的电荷;静电消除器原则上应安装在带电体接近最高电位的部位;消除属于静电非导体物料的静电,应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器;静电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guidans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