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溯源:墨家思想诞生的时代土壤演讲人
溯源:墨家思想诞生的时代土壤01对话:在诸子争鸣中定位墨家思想02解码:“兼爱非攻”的理论体系03传承:“兼爱非攻”的现代意义04目录
2025高中哲学导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课件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要共同走进中国哲学史上一个独特而深刻的思想体系——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学派,墨家以其鲜明的平民立场、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强烈的实践精神,为我们留下了跨越千年的智慧遗产。在开始正式学习前,我想先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去年带领学生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我们在“曾侯乙墓”展区看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剑戈上的斑斑锈迹让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有位同学轻声问:“老师,古人难道不讨厌战争吗?”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和平”与“爱的方式”的追问——而墨家的“兼爱非攻”,正是先哲们对这一追问最有力的回应。
01溯源:墨家思想诞生的时代土壤
溯源:墨家思想诞生的时代土壤要理解“兼爱非攻”,首先需要回到它诞生的历史现场。战国初期(约公元前5世纪),中国社会正经历“礼崩乐坏”的剧烈转型:周王室权威衰落,诸侯争霸战争频发,《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与此同时,手工业者、小生产者等“庶民阶层”逐渐崛起,他们渴望摆脱“强劫弱、众暴寡”的生存困境,却缺乏系统的思想代言。
1社会矛盾的激化:从“亲亲”到“交别”的现实困境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儒家倡导的“仁爱”,强调“爱有差等”——从血缘亲情出发,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这种思想虽符合宗法社会的伦理结构,但在实践中却衍生出严重问题:贵族以“亲亲”为名垄断资源,诸侯以“尊尊”为号发动战争,普通百姓则因“非我族类”被排除在“爱”的范围之外。墨子在《兼爱中》痛陈时弊:“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伐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这种“交相恶”(互相憎恶)的社会现实,正是墨家思想的直接批判对象。
2墨家学派的立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言人墨子(名翟,约前476-前390)本人出身低微,《墨子贵义》记载他“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曾是技艺精湛的工匠(传说他能造“木鸢”飞天,与公输班比巧)。这种身份让他更能体会底层民众的苦难:“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上》)。因此,墨家学派的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小商人,他们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践行理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首个有严密组织的“民间思想团体”——这与儒家“士”阶层的精英立场、道家“隐者”的避世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过渡:当我们站在2500年后回望,会发现墨家的“兼爱非攻”绝非空泛的道德呼吁,而是针对时代痛点的“诊断书”与“处方笺”。接下来,我们需要深入解析这一思想的核心内涵。
02解码:“兼爱非攻”的理论体系
解码:“兼爱非攻”的理论体系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非攻”为实践纲领,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构建了一套逻辑自洽的价值体系。正如《墨子兼爱下》所言:“兼爱者,天下之大利也;非攻者,兼爱之显用也。”
1兼爱:打破“差等”的平等之爱“兼爱”的“兼”,在古汉语中是“整体、全部”的意思,与“别”(区别、差异)相对。墨子提出“兼以易别”(用整体的爱取代有差别的爱),其内涵可从三方面理解:
1兼爱:打破“差等”的平等之爱1.1爱无等差:超越血缘与阶层的普遍性儒家的“仁爱”以“孝悌”为起点,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质是“推己及人”的扩展;而墨家的“兼爱”则要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这种爱不是从“我”出发的等差递推,而是将他人与自我、他族与本族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邻居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时落水,儒家可能优先救自己的孩子(符合“亲亲”伦理),而墨家则主张同等用力救援——因为“爱人若爱其身”(《兼爱上》)。
1兼爱:打破“差等”的平等之爱1.2交相利:爱与利的辩证统一墨家反对空谈道德,强调“兼相爱”必须与“交相利”结合。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这里的“利”不是狭义的物质利益,而是广义的“互利”——既包括满足生存需求(如“饥则食之,寒则衣之”),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尊重(如“强不执弱,众不劫寡”)。这种“爱利合一”的思想,打破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二元对立,更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
1兼爱:打破“差等”的平等之爱1.3天志与明鬼:超越性的价值支撑为了论证“兼爱”的合理性,墨子提出“天志”(上天的意志)作为终极依据。他认为“天”是“兼爱天下之百姓”的,“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法仪》)。此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进行销售管理.pptx VIP
- 影像艺术概述1课件.ppt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有机硅公司星火科创研发中试车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建筑施工专业大纲、计划.doc VIP
- 短短芽孢杆菌JK22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抑菌作用及其小区防效.PDF VIP
- 明代文学现象研究:宗藩幕府与主流文坛的交锋.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等静压石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