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药天冬综述研究资料
一、概况
天冬名天门冬,为百合科(Liliaceae)天门冬属(AsparagusLinn.)植物天门冬
[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的干燥块根。中药上习惯称为天冬。根据
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天门冬的干燥块根人药。2010年版《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表述其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
津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等症。全世界有300
余种,我国有24种和一些外来种,在我国许多地方对中药用的天门冬常与其相近
的一些种混用。同属植物羊齿天门冬AsparagusfilicinusexD.DonHam.小茎叶
A.meiocladosLevl.(云南)及A.spinasissimuswangetS.C.Chen(西藏)的块根,在少数地
区亦作天门冬入药。而且即使为同一种植物,各地也有不同的称谓。如在湖南天门
冬就被称三百棒,湖北叫老虎尾巴根,而海南却叫丝冬等
1形态特征
1.1植物分类学上的形态特征
据《中国植物志》载天门冬为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茎
常弯曲或扭曲,分枝具棱或狭翅;叶状枝通常每三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
略呈锐三棱,稍镰刀状;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绿色;浆果,有1颗种子。花期5~6月,
果期8~10月。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描述花通常每2朵腋生,单性;雌雄异
株,淡绿色;浆果球形,
成熟时红色,具1颗种子。但《海南植物志》中指出,天门冬为两或杂性,1~2(8)朵
簇生;浆果,绿色,有种子。从目前所收文献来看,并未见有报道海南所产的天门冬为
何是两性或杂性。
1.2显微解剖特征
在对天门冬的显微鉴定方面,因产地的不同,受气候、土壤、海拔等一系列因
素的影响导致显微结构不同。李敏等对不同地区所产天门冬的生药学特性进行了
比较研究。主要对四川内江,云南大理、宾川,广西玉林,贵州习水产天冬的显微结
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四川内江和广西玉林产天冬无石细胞外,其余均有石
细胞;除云南产天门冬无或偶见针晶束外,其余均有大量针晶束。另外,云南大理宾
川和贵州习水产天门冬的木质部束数量较其余产地的多。因此,对于大门冬的显微
结构来说,各产地应有各地的特征,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尺码来判定天门冬。同一
品种药材,在不同的产地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使其内部组织结构有所不同也很自
然。
2生境习性
我国天门冬自然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
安徽、浙江等地,广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各省区,向南可达海南岛,向北可至河北南
部的沪县和山西南部的晋城。以气候温暖湿润的长江以南地区为主产区,贵州产量
最大,品质亦佳。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载川天门冬生于海拔1750m以下的山
坡、路旁、疏林下。但另有文献报道,在西藏的吉隆(吉隆镇,吉普,芒木至热索),海
拔2400~2900m的林下或山坡路边也有天门冬,但很罕见。说明在高海拔的地区
也有天门冬的踪迹,从一方面看出天门冬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
见天门冬为一广布种。但从现代天门冬的人工栽培技术看,天门冬性喜温暖湿润气
候,不耐严寒,在北京不能越冬,为何会自然出现在西藏的高原环境下呢?至今还未
见有文献报道。
天门冬块根作药用,一般需种植2年以上,以4年以上者为佳。天门冬的块根
发达,入土深达50cm以上,一般需在土壤含水量为25%~30%的条件下才能良好生
长;以土壤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
或沙质壤土较好,重粘土、瘠薄土及干燥或积水严重的地方不宜栽培。
天门冬为半荫性植物,一般春秋透光度为50%~70%,夏季30%~40%。年均
温度为16~20℃,无霜期180天以上,1月平均温度4℃,7月平均温度28℃,年降雨
量1000~1500mm,空气相对湿度80%的地区较适宜。
有学者曾经报道过天门冬的生态群落类型,常见群落类型组成,如黄山松一野
山植一天门冬群落组成,即乔木层有黄山松、野山植、六月雪;草本层有三叶委陵
莱、仙鹤草、珍珠菜、狭叶败酱、紫箕、天门冬、蕨、泽兰、溪边凤尾蔗、剪夏
罗、茜草、威灵仙、木防已等。由于天门冬的各种经济价值和广布性,各地均有人
工栽培,文献也较多,如张阅彬的《天门冬栽培技术》、沈立荣的《药用观赏植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