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建造历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阳楼建造历史

岳阳楼矗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

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传承至今历经了由军事楼—城门楼—观赏楼的演变。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自唐始,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雅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其中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等皆为千古绝唱。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滕子京于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为岳州知州,他认为“天下郡,非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遂于庆历五年,开始重建岳阳楼,一年后落成。他写下《与范经略求记书》连同一幅《洞庭秋晚图》一同送往在河南邓州戍边的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范仲淹由此写下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它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语气铿锵,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文中先忧后乐的核心思想流传至今。从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并重于天下。

岁月沧桑,岳阳楼数遭水患兵燹,屡圯屡修,有史可查的就达30余次,最近的一次大修为1984年落架大修,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它坐东朝西,构造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凝重,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三层楼中,设置、装饰、图案风格各异,特显风姿。尤其是挂在二楼的《岳阳楼记》雕屏——从范仲淹的文到清朝书法家张照的字都珍贵无比。

岳阳楼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1年荣膺首批国家4A旅游景点,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以岳阳楼为主体的景区面积为670亩,分为文物保护封闭式管理区和公益性开放式休闲区,内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小乔墓、瞻岳门、洞庭风韵诗廊、汴河街、双公祠、五朝楼观、碑廊、吕仙祠等多处景点。景区内绿荫修竹,环境幽雅,文化气氛浓郁,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曾登临岳阳楼。

岳阳楼景区景观,除岳阳楼主楼外,还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小乔墓等景点。2007年景区扩建后,又修复和新建一批参观景点。

岳阳楼?楼高19.42米,平面呈长方形,面宽17.24米,进深14.54米,占地250.66平方米。主楼为纯木结构,运用插榫法构造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构架。整个楼宇由四根金柱、12根廊柱和20根檐柱支撑,屋面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型盔顶式建筑,三层飞檐翘首腾空,如意斗拱叠合精美,脊饰浮雕栩栩如生,二楼明廊环绕、精巧别致。整个建筑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

三醉亭?位于岳阳楼北侧,为主楼的辅亭之一,与仙梅亭遥相呼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系根据民间流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而建,初名“望仙阁”,与君山的“朗吟亭”隔湖相呼应。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改称“三醉亭”。三醉亭坐东朝西,纯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占地135.7平方米,全亭总高11.59米,覆盖蓝色琉璃瓦。

仙梅亭?位于岳阳楼南侧,与三醉亭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始称“仙梅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巴陵知县熊懋奖重建仙梅亭,将仙梅摹刻于亭中石碑上,并撰《仙梅亭记》;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后改称“留仙亭”;清光绪六年(1880年)修葺后复称仙梅亭。仙梅亭为纯木结构,二层六角攒尖顶,高11.99米,覆盖蓝色琉璃瓦。亭中竖仙梅石碑一通,上镌《仙梅亭记》及摹刻的“仙梅”。

怀甫亭?位于五平台点将台南侧。1962年,在我国唐代爱国诗人杜甫诞辰125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将他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为纪念其晚年生活漂泊于岳阳一带,岳阳人民建亭予以纪念。怀甫亭坐南朝北,歇山顶由四根方柱支撑,全亭总高6.5米。亭中竖有石碑一方,正面镌刻杜甫画像及其《登岳阳楼诗》,背面刻《怀甫亭序》,介绍杜甫生平事迹。“怀甫亭”匾额为朱德所书。

小乔墓?原在岳阳市一中校园,1992年迁于岳阳楼东侧约百米,形制大体依循清代旧例。墓冢为圆形土堆,墓区占地约1400平方米,入口设照壁,正面为苏东坡手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背面刻有《重修小乔墓记》。墓前建有“欢轩”,轩内立小乔塑像,陈列有关小乔史料和书画艺术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