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博物学”在今天似乎是一个有些过时的词汇,它常让人联想到背着标本盒、拿着捕虫网的古典科学家形象。然而,在人类认知自然的历史上,博物学曾占据着中心地位。它代表着一种整体性的、描述性的认知方式,强调对自然万物的观察、记录、分类和阐释。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普林尼的《自然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是博物学传统的辉煌成就。
与现代科学高度专业化、分析化、数学化的取向不同,博物学更注重对生命形态、习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质性描述。它要求研究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持久的耐心和对自然深沉的爱。这种认知方式不仅积累了海量的经验知识,更孕育了一种独特的自然观:将自然视为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生机的整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员。这种整体观、联系观,对于纠正现代性所带来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割裂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尽管在解释自然现象的深层机制方面,博物学让位于物理、化学等现代学科,但其精神内核并未消失。它转化为自然写作、生态摄影、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现代实践,继续引导人们去亲近自然、理解自然,并在此过程中反思人类自身的位置。
(摘编自刘华杰《重建博物学》)
材料二:
在“人类世”的叙事背景下,重新审视博物学传统显得尤为迫切。“人类世”是一个proposed的地质年代概念,意指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地质营力。这意味着,自然已不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等待被发现的纯粹客体,而是深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
在此情境下,传统的、带有静观色彩的博物学面临挑战。当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一片水域未受人类影响时,那种试图客观记录“原始自然”的愿望本身就可能是一种幻象。然而,这并非宣告博物学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呼唤一种新的、反思性的博物学。这种新博物学不仅要记录物种的分布与变迁,更要敏锐地观察和揭示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污染、气候变化)如何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留下痕迹,如何重塑着生命群落的面貌。
例如,记录一条城市河流中昆虫种类的消长,就不仅是生物学记录,更是对城市发展、污染治理成效的生态学注脚。观察候鸟迁徙路线的改变,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宏大图景相连。这种新博物学要求我们放弃纯粹“欣赏者”或“采集者”的姿态,转而认识到我们自身就是自然剧变中的演员,我们的观察行为本身也是介入的一种形式。它促使我们在更广阔的时空尺度上,思考人类的责任与未来。
(摘编自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相关生态论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物学作为一种古典的认知方式,强调整体性描述,曾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要途径。
B.材料一认为,博物学所蕴含的整体自然观,对现代性导致的人与自然割裂有反思价值。
C.材料二指出,在“人类世”,纯粹客观的、“原始”的自然记录已几乎不可能。
D.两则材料都认为,传统的博物学在当今时代已经彻底过时,需要被完全摒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科学在解释自然机制方面全面超越了博物学,因此后者已无存在必要。
B.博物学的精神内核在自然写作、生态保护等现代实践中得到了延续和转化。
C.“人类世”概念强调人类对地球的主导作用,认为自然应无条件服务于人类。
D.新博物学要求观察者完全保持客观中立,不介入其所观察的自然生态系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新博物学”研究案例的一项是(3分)
A.在无人区原始森林中,系统记录未被干扰的动植物群落结构。
B.详细考证《本草纲目》中各类药材在古代的分布与使用情况。
C.长期监测某工业园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本地植物变异的关系。
D.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特定植物的抗病机理。
4.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博物学”对当代公民(非专业研究者)参与自然观察活动有何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草木的生命
李汉荣
①人们常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看。
②你看那河边的柳树,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湖南省平高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APCOP25系统中高效可靠数据多播方案研究.pdf
- 苏教版语文上册单元习作:假期生活之旅.pdf
- 童年风筝:情感与希望生动描绘.pdf
- 四旋翼飞行器全旋翼失效主动容错控制方法研究.pdf
- 虚幻引擎3 SDK中群体系统行为插件开发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