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6高考中国历史核心考点《文明起源》强化训练含答案
核心考点文明起源
1.(2025·广东)在山东济南焦家遗址中,考古人员发掘出多座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其中部分墓葬的墓圹规模较大,使用木质棺椁,有一棺一椁,也有一棺重椁;墓主人都是男性,随葬品有玉钺、石钺,以及精美的陶器和镯、环等其他玉器。这反映了()
A.石器时代的结束 B.生产关系的变化
C.部落联盟的瓦解 D.礼乐制度的完善
【变式训练】
(2024新课标卷)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
(2025河南)下图是黄河流域洛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相关情况的统计。据此可知,该地区()
A.从邦国林立走向国家统一 B.仰韶文化时期方国都城面积较小
C.聚落规模的分化不断加剧 D.龙山文化晚期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2025·陕晋宁青)考古学者认为,山西省芮城县清凉寺墓地第三期遗存具有龙山文化特征。其中,部分大型墓存在殉人现象,有玉器和彩绘陶器等随葬品,而仅可容身的小型墓无随葬品。据此推知,当时()
A.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B.祭祀仪式规范
C.奴隶制国家已出现 D.阶层分化明显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四个墓地出土的与性别相关工具出现的趋势图。由该趋势图可推知()
A.中原龙山文化的强势地位确立
B.跨区域交流促使阶层结构趋同
C.随着社会分工使贫富分化加大
D.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日益明显
(2025云南调研)下图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双唇小口尖底瓶。有学者认为它用于祭祀,具有礼器性质,故将其喻为“文明的火花”。该学者得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工具的进步B.社会分工的出现
C.阶级阶层的分化D.早期国家的形成
2.(2025·云南)考古工作者在某遗址发现房址、食物加工场等遗迹。该遗址出土大量陶片、石器、动物骨骼和植物等遗存,其中石器分类明确,有斧、铲、刀、镰等生产工具,矛、弹丸等狩猎工具,磨盘、磨球、纺轮等生活用具,簪、璜等装饰品。这体现出()
A.原始农业出现 B.私有财产增加
C.贫富分化明显 D.早期国家产生
【变式训练】
①(2025·山东)考古人员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对某一时期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石镰、石轮、陶壶、陶盘、铜剑、铜镜、铁锄、铁插、玉环、玛瑙珠等器物。据此可知,该时期()
A.人类从迁徙转向定居 B.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分工
C.农业生产工具有了质的突破 D.渔猎采集是获得食物的主要方式
②(2023湖南卷)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③(2025昆一中联考)下图为距今约4000年的大型古观象台兼祭祀台示意图,该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附近。它由观测点、夯土柱和柱间狭缝组成,可根据日出时刻太阳出现在对应狭缝的位置判断节气。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尚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B.经济结构中农业占较大比重
C.建立了完整的历法体系D.天文观测推动祭祀活动发展
④(2025云南联考)下面为河南双槐树遗址(距今约5000年)的部分考古发现及解读(见图)。这可以用来研究
三重大型环壕
“北斗九星”
牙雕家蚕
环壕通过吊桥和门道与外界相连。内壕与中壕曲度一致,具有礼制象征
“北斗九星”与彩陶星座图案体现了先民对天文知识的观察和利用
牙雕家蚕与丝绸遗物的发现,说明当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A.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B.中华早期文明的产生
C.礼乐制度的发展情况 D.传统文化包容性特征
3.(2025·江苏)新石器时代晚期,镶嵌绿松石的玉石器在葬仪和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绿松石的镶嵌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孔嵌法和平面镶嵌法。孔嵌法沿黄河自东向西传播;平面镶嵌法与之相反,从甘肃、青海地区向黄河中下游传播。这可用于印证()
A.南北方生产工艺的融合 B.母系氏族社会审美的改变
C.原始文化的传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两个世界的探索》含答案解析.docx
- 《Unit 1 Tour Preparation》(试题库)《旅游英语》同步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含答案.docx
- 安徽省皖豫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省皖豫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安徽省皖豫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南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 山西省怀仁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