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高二历史全册知识点汇总归纳.docxVIP

2025年中图版高二历史全册知识点汇总归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图版高二历史全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中图版高二历史教材以“近代化转型”为核心主题,采用“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并行的专题编排,上承高一古代史的文明积淀,下启高三现代史的全球演进。中国近代史聚焦“1840—1949年”的屈辱抗争与近代化探索,世界近代史围绕“14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世界体系形成。本汇总立足高二历史“时空观念深化、史料实证强化、历史解释提升”的核心目标,以“阶段特征+核心史实+辩证分析+考情链接”的结构,系统梳理教材重难点,突出中外历史的横向关联(如工业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的互动),帮助学生构建“屈辱中觉醒、变革中进步”的历史逻辑,为应对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模块中国近代史:屈辱、抗争与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

本模块是中图版高二历史的核心内容,涵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与胜利”四个单元,核心聚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多元近代化路径”,考频占比约50%,主观题多围绕“抗争与探索”的辩证关系命题。

一、列强侵略与国家主权的逐步丧失(1840—1901年)

战争名称

时间

核心条约

主权损失与影响

考情提示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香港岛、赔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开端

高频考点,常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影响”考查,需区分“开始沦为”与“完全沦为”的阶段特征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公使驻京、鸦片贸易合法化;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清政府开始投靠列强

关联“洋务运动的背景”,强调战争推动清政府的自救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割台湾及澎湖列岛、赔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设厂;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核心考点,“允许设厂”标志列强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辛丑条约》

赔4.5亿两白银、设东交民巷使馆界、拆大沽炮台、严禁反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常与“辛亥革命的必然性”结合考查,突出民族危机对革命的推动作用

二、近代化的多元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19世纪60年代—1919年)

器物层面: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列强侵略);

口号:“自强”(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求富”(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

核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评价:开启中国近代化先河,客观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未触及制度根源,最终失败(甲午战败标志破产)。

制度层面: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1898年):

领导:康梁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意义:近代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思想启蒙,因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失败。

领导:孙中山(同盟会“三民主义”为指导);成果: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意义: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未改变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背景:辛亥革命后思想混乱,袁世凯尊孔复古;

领导:陈独秀、李大钊等;阵地:《新青年》;

核心:“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批判儒家思想;

发展:十月革命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19—1949年)

开端:五四运动(1919年)导火索: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山东问题);

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

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1921—1927年)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4—1927年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推翻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因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失败。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南昌起义(1927年):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长征(1934—1936年):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胜利会师标志革命转危为安。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31—1949年)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1945年胜利,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1946—1949

文档评论(0)

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实时更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