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教案(合集5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火把节教案(合集5篇)

第一篇:彝族火把节教案

彝族火把节教案

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

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

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

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

第二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

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

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

歌声是彝族人民表达情感,自我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对

于彝族人民来说,民歌在记录历史,交流情感,传授文化。彝家男女

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

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

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

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

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

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

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

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

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

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

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

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

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

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杂弦大多数是载歌载舞的,内容丰富,套数很多,已搜集到的就

有八十多套。其中又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的两种形式。

1、自娱性的杂弦是群众性的舞蹈,参加人数不限,围圈而舞。每

套以晃跳步、盖掖步等基本动作为基础,加上表现一定内容的动作--

或模拟劳动,或根据唱词而变化--组合起来。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

“踩谷种”、“踩茨菇”、“戽小细鱼”等。表现爱情生活的有“大

理弦”、“大红丝线水红青”、“三妹子”等。另一类是根据图形的

变化,如三、四、六人的对穿花,或根据唱词而命名的“赶瘦马”、

“上通海,下曲江”、“大翻身”、“六穿花”、“跪哟”等都属此

类。

2、表演性的杂弦又叫“新杂弦”,多由两人表演,一般在自娱性

的杂弦跳完后才表演。每套都有简单的情节。开始先跳“三步弦”,

然后根据情节表演。其中有许多优美的舞姿和造型,调度复杂,甚至

有不少高雅度的技巧如下板腰、叠罗汉。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哑

巴砍柴”、“哑巴拿鱼”;模拟动物的有“鹭鸶拿鱼”、“猴子搬包

谷”、“鸽子学飞”;显示技巧的有“滚松得”、“苍蝇搓脚”;

“仙人搭桥”,也有少数现传统故事的如“三打白骨精”等。

烟盒舞的图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彩的

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

舞蹈和图形变化配合巧妙和谐。成为烟盒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全身富

于弹性的起伏,手臂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特点

突出,风格浓郁。

烟盒舞与彝族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舞蹈中的“斗蹄壳”,明显地

摹仿动物斗蹄子而来;“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

舞蹈;“正弦”是由挑秧走路和上山下山的动作变化而来。据说,开

始跳时没有烟盒,只徒手跳或拍掌。后来,当人们吸烟时,发觉手指

弹烟盒,能发出“呱、呱”之声,既可统一舞蹈节奏,又能增添舞蹈

的热烈气氛。于是弹起烟盒起舞一直流传至今。

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92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