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9 诗歌鉴赏(期中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VIP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9 诗歌鉴赏(期中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专题09诗歌鉴赏(期中真题汇编)

(23-24七年级上·云南文山·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说是七言律诗,题目中“左迁”的意思是降职。

B.首句写“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了时令是早春,融情于景。

C.次句中“闻道”表惊讶担忧,“过五溪”写出被贬地龙标并不遥远。

D.后两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明月人格化,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

2.老师强调要慢速、低沉地朗诵这首诗,请你结合本诗抒发的情感简要分析老师这样强调的原因。

(24-25七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碛①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②,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③万里绝人烟。

【注释】①碛(qì):沙漠。这首诗是诗人从军经过沙漠时所作。②走马:骑马奔跑。欲到天:形容目的地遥远,好像要走到天边似的。③平沙:平旷荒凉的沙漠。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从空间落笔,写了离家后的行程。“欲到天”体现了边塞离家之远。

B.第二句从时间着眼,写了离家的时长,柔情似水。

C.第三句运用设问,对晚上宿营何处的迫切问题提出了疑问。

D.末句以平坦的沙漠有绝妙的人间烟火结尾,抒发了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4.赏析“辞家见月两回圆”一句中“两回圆”所蕴含的情感。

5.(24-25七年级上·浙江嘉兴·期中)【拓展运用】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是。

(2)韩愈的《晚春》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写到了“杨花”,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小语发现:

(1)意象是古人表情达意的常用方式,通过揣摩意象,可以把握诗人情感;

(2)意象相同,如果组合方式不同,表达情感也不相同。

6.(24-25七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学校准备为(甲)诗拍摄短视频,并设计如下镜头脚本。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作者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预期拍摄效果

王湾

远景

将高处俯拍和远景拍摄相结合

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此时小船①。

描绘出②的视野,表现出诗人此时澎湃的心潮。

(2)(乙)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4-25七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小郡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一首唐诗,请帮助他完成题目。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①吹笛唤春归,迁客②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①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的战略要地。②迁客:旨遭贬斥放逐之人。作者及友人被贬谪此地,远离京城,不得回朝。

7.课堂上,同学们交流着对这首古诗的感受,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标题中的“闻”字,笛声悠扬婉转,在春天的夜晚回荡,勾起听笛之人凄凉的心事。

B.诗的一、二句写春夜闻笛,诗人与朋友相聚在此良夜,耳中听到如此笛声,勾起迁谪之悲,遂泪落满襟。

C.诗的三、四句写诗人与朋友欢饮达旦,看到洞庭湖上无数大雁纷纷北归,想它们也思乡心切,等不到天明时分。

D.此诗首句写笛声唤春归,末句写雁尽北飞,情意深沉,寄托了诗人不尽的怨望、难言的惆怅。

8.小郡想起了学过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于是将两首诗作了比较,请帮他填写下列表格。

诗题

诗句

意象

手法

情感

《春夜闻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北飞

大雁

反衬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借景抒情

以征人们一夜听芦曲、举头望乡,抒发③之情。

(24-25七年级上·山东泰安·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写出了春

文档评论(0)

思源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中小学教育!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11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