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史重点笔记与复习要点.docxVIP

中国古建筑史重点笔记与复习要点.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建筑史重点笔记与复习要点

引言

中国古建筑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木构体系、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本笔记旨在梳理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脉络、核心特征、重要实例及关键技术,为复习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读者把握重点,理解中国古建筑的精髓。

一、原始社会与夏商周建筑(远古-公元前771年)

1.1原始社会建筑

*特点:建筑雏形,适应自然环境,就地取材。

*主要类型:

*穴居与半穴居:黄河流域,如西安半坡遗址。

*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榫卯技术的早期应用)。

*地面建筑:后期发展,如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大型房屋基址。

*意义:奠定了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的基础,初步形成聚居格局。

1.2夏商周建筑

*社会背景:国家形成,等级制度出现,青铜时代。

*城市雏形:如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已有城墙、壕沟、宫殿区、作坊区等划分。

*宫殿建筑:

*“茅茨土阶”:屋顶覆茅草,台基为素土夯实。

*“殷人重屋”:可能已有重檐或楼阁的雏形,强调“礼”制秩序。

*祭祀建筑:对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形成早期坛庙建筑的萌芽。

*技术与艺术:

*木构技术有所发展,出现简单的榫卯。

*夯土技术成熟,广泛用于筑城、筑台。

*青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加工精度。

二、秦汉建筑(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2.1历史背景与建筑成就

*大一统帝国,国力强盛,建筑规模宏大,类型多样。

*“非壮丽无以重威”:体现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

2.2城市与宫殿

*都城:如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布局初步体现“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思想。

*宫殿:如长乐宫、未央宫,规模宏伟,建筑群组布局趋于完整。

2.3陵墓建筑

*特点:“事死如事生”,模仿都城、宫殿布局。

*封土形式:

*方上:秦汉主流,如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

*地下结构:砖石拱券技术开始萌芽和应用(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黄肠题凑”)。

*附属建筑:石阙、石象生、碑刻等,如霍去病墓前石刻。

2.4长城与水利工程

*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现了宏大的规划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

*水利:如灵渠,兼顾运输与灌溉。

2.5建筑技术与艺术

*木构技术:抬梁式、穿斗式已基本形成,斗拱开始普遍使用,虽简单但功能明确。

*建筑材料:砖瓦大量生产和使用,“秦砖汉瓦”闻名。

*装饰:题材丰富,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线条古朴雄浑。

三、魏晋南北朝建筑(公元220年-589年)

3.1历史背景与建筑新因素

*长期战乱与分裂,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盛行,民族大融合。

*佛教建筑的传入与本土化:带来新的建筑类型和技术。

3.2城市与宫殿

*城市规划有所发展,如曹魏邺城,分区明确,中轴线思想萌芽。

*宫殿建筑规模较秦汉有所缩减,但更注重精致与秀丽。

3.3宗教建筑

*佛寺:

*初期利用官宅、民宅改建(“舍宅为寺”)。

*逐渐形成独立的建筑布局,如塔院式布局(以塔为中心)。

*重要实例:北魏洛阳永宁寺(已毁,遗址尚存)。

*佛塔:

*类型:木塔、砖塔、石塔。

*实例: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现存最早的砖塔,密檐式)。

*石窟寺:

*结合雕塑、绘画与建筑。

*实例: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其窟檐、壁画中的建筑形象,是研究当时建筑的重要资料。

3.4园林与文人建筑

*私家园林开始兴起,追求自然意趣,如士族庄园。

*文人参与造园,赋予园林更多文化内涵。

3.5建筑技术与艺术

*木构技术:斗拱结构作用加强,形式多样,柱网排列出现“金厢斗底槽”等规制。

*砖石技术:砖石建筑(尤其是佛塔)有了长足进步。

*建筑装饰:融合外来文化因素,风格趋向繁复华丽,飞天、莲花等佛教题材流行。

*山水画的影响:山水审美意识对园林布局和建筑选址产生影响。

四、隋唐建筑(公元581年-907年)

4.1历史背景与建筑成就

*统一强盛,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繁,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

*建筑风格雄浑壮丽,气魄宏大,技术成熟,制度完善。

4.2城市规划

*隋大兴-唐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布局严整,中轴线对称,里坊制,宫城、皇城、外郭城分区明确,对后世及东亚国家都城规划影响深远。

*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二京,规划类似,但略有变通。

4.3宫殿建筑

*唐长安大明宫:规模宏大,中轴线突出,含元殿、麟德殿等代表了唐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气

文档评论(0)

GYF70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