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粘钢加固施工工艺操作指南
作为在建筑加固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加固”,我始终记得师傅第一次带我去工地时说的话:“粘钢加固不是贴补丁,是给老房子换‘筋骨’,每一道工序都得像给孩子织毛衣那样仔细。”这些年参与过学校教学楼加固、老旧厂房改造、商业综合体补强,越发觉得这句话分量重。今天就把这些年攒的经验掰开揉碎,和同行们唠唠粘钢加固的那些“里子活儿”。
一、先搞明白:为什么选粘钢加固?它到底能解决啥问题?
在说具体操作前,得先理清楚粘钢加固的“底层逻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高性能结构胶把钢板“长”在混凝土构件上,让钢板和原结构一起受力,提升构件的承载力、抗裂性和耐久性。这技术为啥受欢迎?我总结了三个“硬通货”优势:
首先是适应性强。不管是梁、板、柱、墙这些主体结构,还是牛腿、节点等复杂部位,只要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都能安排。我去年做过一个商场楼板加固,原设计荷载不够,后期要加设备,用粘钢把钢板沿受力方向贴在板底,效果比增大截面快多了。
其次是施工便捷。不用大型设备,也不用大动原结构,对业主影响小。之前在老城区做危房加固,居民还住着呢,我们白天贴钢板,晚上就能清场,比拆墙重建省心太多。
最后是性价比高。钢板本身价格比碳纤维布贵点,但胜在刚度大、抗冲击好,尤其对需要提高抗剪、抗弯能力的构件,一“粘”见效。我手头有个数据,同样加固一根梁,粘钢的成本大概是增大截面的60%,工期能缩短一半。
不过得敲个黑板:粘钢也不是万能药。像长期受60℃以上高温、强腐蚀环境,或者混凝土松散酥软的情况,就得换其他方法了。这就像看病得先号脉,用对了才能药到病除。
二、从准备到验收:12道工序,一步都不能省
(一)施工前:兵马未动,准备先行
现场勘查与方案复核
每次进场前,我都会带着卷尺、裂缝观测仪把现场转三遍。第一遍看原结构损伤情况:混凝土有没有碳化、裂缝多宽多深、钢筋有没有锈蚀;第二遍量尺寸:构件截面尺寸、钢板需要的长度宽度厚度(一般3-6mm,太厚不好贴);第三遍核方案:设计要求的粘钢位置、间距、锚固长度对不对,和水电管线有没有冲突。去年有回差点出事儿——图纸标的钢板要贴在梁侧,但现场梁侧有消防水管,发现得早才改了方案。
材料与设备“体检”
材料是加固的“根基”,得像挑媳妇似的严选。钢板要选Q235或Q345,表面不能有油污、锈蚀(有锈的话得打磨出金属光泽);结构胶必须有检测报告,我常用的是改性环氧树脂胶,得查保质期(一般12个月)、适用温度(有的胶-5℃也能固化,冬施得注意)。设备方面,角磨机、吹风机、电子秤、压力器、小锤这些“老伙计”得提前试运转,尤其是电子秤,称胶料时误差不能超过±1%,不然胶的强度上不去。
基层处理:混凝土“搓澡”,钢板“美容”
这一步是很多新手容易偷懒的,但我常说“基层处理不到位,贴完钢板准后悔”。
混凝土面处理:先用角磨机把表面浮浆、疏松层磨掉,直到露出石子(业内叫“见骨”),然后用钢丝刷清粉尘,吹风机吹干净。要是有裂缝,得先用灌缝胶补好。去年有个徒弟图快,没磨掉浮浆,结果钢板贴完半个月就空鼓,返工花了三倍时间。
钢板面处理:如果是新钢板,用砂纸把表面打磨出粗糙纹(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旧钢板得先除油除锈,再打磨。我习惯用粗砂轮片,打磨后的钢板摸起来像砂纸,这样胶才能“咬”得紧。
(二)施工中:每道工序都是“关键节点”
胶料配制:像熬中药似的讲究
结构胶一般是A、B双组份,配比是死规定(比如3:1)。配胶时得找个干净的塑料桶,先倒A组份,再倒B组份,用电动搅拌器匀速搅5分钟(不能有气泡)。我一般让两个人配合:一个看电子秤称重,一个搅拌。有回工人图省事用手搅,结果局部没搅匀,钢板和混凝土没粘住,差点出事故。夏天配胶要快,胶料暴露时间长会变稠;冬天得把胶桶放温水里预热,不然固化慢。
粘贴施工:“薄涂、慢压、排空气”
涂胶是技术活:混凝土面和钢板面都要涂,中间厚四周薄(中间3-4mm,边缘1-2mm),总厚度控制在2-3mm。涂完赶紧把钢板对准位置贴上,边贴边用手推,把空气挤出去。这时候得用夹具或膨胀螺栓加压,压力0.5-1MPa,保证胶能从钢板边缘挤出(像挤牙膏那样冒胶才对)。我习惯用木槌轻轻敲钢板,听声音判断有没有空鼓——“咚咚”响是实的,“噗噗”响是空的,得马上补胶。
固定与养护:给胶“时间长大”
加压后要保持24小时(温度低于5℃得延长到48小时),这期间不能碰钢板。养护期最忌讳啥?我遇到过最离谱的——工人刚贴完钢板就上去踩,结果胶没固化,钢板移位了。所以现场一定要拉警戒线,派专人看着。等胶完全固化(一般7天),才能做下一步处理,比如刷防锈漆、做防火层(钢板要刷3mm厚防火涂料,不然高温下会软)。
(三)验收时:用数据说话,不能“差不多”
粘结质量检测
最常用的是小锤敲击法:从钢板一端敲到另一端,空鼓率不能超过5%(单个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