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环境工程师中级面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1.请详细说明A2/O工艺的核心原理、各功能区设计参数及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因素。
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典型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核心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特性实现污染物去除:厌氧区中,聚磷菌(PAOs)释放磷并吸收有机物储存为PHB;缺氧区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碳源(或内回流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区中,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同时聚磷菌过量吸收磷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实现除磷。
设计参数方面,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通常为1-2h,污泥浓度(MLSS)控制在3000-4000mg/L,溶解氧(DO)0.2mg/L;缺氧区HRT为2-3h,DO控制在0.5mg/L以下,内回流比(硝化液回流)一般为200%-300%;好氧区HRT为4-8h,DO维持在2-4mg/L,污泥龄(SRT)需同时满足硝化菌(≥10d)和聚磷菌(5-10d)需求,通常取10-15d。
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①碳源不足会导致反硝化不彻底(TN超标)和聚磷菌释磷不充分(除磷效率下降),需补充乙酸钠等外加碳源;②好氧区DO过高会导致硝酸盐随污泥回流至厌氧区,抑制聚磷菌释磷;③温度低于15℃时,硝化菌活性显著下降,需延长好氧区HRT;④pH值偏离7.0-8.5范围会影响硝化和反硝化反应速率;⑤污泥回流比(通常50%-100%)过低会导致厌氧区污泥浓度不足,过高则可能将好氧区DO带入厌氧区。
2.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项目中,若出现污泥膨胀现象,你会从哪些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类。首先需通过显微镜观察污泥结构:若丝状菌大量繁殖(长度超过菌胶团),则为丝状菌膨胀;若菌胶团结合水过多、体积膨胀但无明显丝状菌,多为非丝状菌膨胀。
丝状菌膨胀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措施:①低溶解氧(DO0.5mg/L):丝状菌耐低氧能力强于菌胶团,需提高好氧区DO至2-4mg/L;②低污泥负荷(F/M0.1kgBOD5/(kgMLSS·d)):系统处于饥饿状态,丝状菌通过比表面积优势竞争营养,需提高进水负荷或减少污泥浓度(降低MLSS);③营养失衡(如C:N:P100:5:1):缺氮/磷时丝状菌更易增殖,需补充尿素、磷酸盐;④高硫化物(如厌氧区H2S20mg/L):硫丝菌等丝状菌利用硫化物生长,需控制厌氧区ORP-250mV,减少硫酸盐还原。
非丝状菌膨胀主要由高碳水化合物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引起,废水中的糖类物质被菌胶团吸收后转化为大量黏液层,导致污泥结合水增加、沉降性差。解决措施包括:①投加铁盐(如PAC)或石灰,通过电中和压缩双电层,改善污泥絮凝性;②短暂提高污泥负荷(F/M0.3),促进菌胶团快速代谢黏液;③投加次氯酸钠(10-20mg/L)抑制过量黏液分泌,但需避免杀死微生物。
3.2025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修订后,对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实际工程中可采取哪些技术手段满足这些要求?
202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强化了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核心要求包括:①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如车间门窗、排气筒周边)非甲烷总烃(NMHC)小时平均浓度≤6mg/m3,特别排放限值≤4mg/m3;②含VOCs物料需密闭储存(如使用浮顶罐、压力罐),转移和输送过程采用管状或密闭容器;③工艺过程中,VOCs质量占比≥10%的含VOCs产品需在密闭设备或密闭空间内操作,无法密闭时应设置集气罩(捕集效率≥90%);④企业需建立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对泵、阀门等密封点每年检测≥2次,泄漏点需在5日内修复。
工程中可采取的技术手段:①源头控制:使用低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如水性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②过程控制:对反应釜、储罐等设备采用双机械密封+氮气密封,输送管道使用焊接连接替代法兰连接;③收集系统优化:设计“微负压”密闭罩(罩口风速≥0.5m/s),或采用“顶吸+侧吸”组合式集气罩提高捕集效率;④末端治理:根据VOCs浓度选择技术,高浓度(5000mg/m3)采用RTO(蓄热式焚烧)或RCO(催化燃烧),中低浓度(100-5000mg/m3)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再生),低浓度(100mg/m3)可结合沸石转轮浓缩后焚烧。
4.请对比分析MBR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优缺点,并说明MBR膜污染的主要成因及控制策略。
MBR(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对比:
优点:①出水水质优:膜的物理截留作用使SS接近0,COD、氨氮等指标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甚至地表水Ⅳ类);②占地面积小:MLSS可达8000-12000mg/L(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